第535章建奴入塞(第1/2頁)
章節報錯
這倒是令阿濟格他也都料想不到的,一方面馬上飛報在後面指揮大軍後續跟進的皇太極;一方面劫掠京郊,入定興,下房山,戰涿州,攻固安,克文安,破寶坻,殺知縣趙國鼎,陷順義,至懷柔,佔河西務,屯兵密雲、平谷,圍定興,一個月內,遍蹂畿內,殺得官軍聞風喪膽,所向無敵。
就在劉家軍派兵攻打東昌府和兗州府的時候,建奴大軍橫掃北直隸,一共攻克十二城,大小五十六戰,全勝!
俘獲人畜十八萬,金銀財寶無數。
整個北方的形勢急轉直下,亂成了一團,這也是朝廷遲遲沒有派出大軍,南下進攻劉家軍,而是坐視他們從容的收拾東昌府、拿下兗州府,再拿下了德王府,劉家父子風光的進駐德王府的原因,因為此時的朝廷根本就拿不出兵力。
大明本來是形勢一片大好的,誰知道大明朝廷的一番神操作,在東三府攤派百萬,盡失民心,直接的就引爆了雙方的矛盾,令山東、河北等地直接的就陷入了災難性的兵荒馬亂之中。
劉家軍沒有傳檄天下,起兵造反,但是他們卻出動了數萬大軍,拿下了西三府,切斷了運河,令南方的漕糧沒辦法運往北方去,令本來就缺糧的北方陷入了災難性的局面。
而建奴的入塞,更是成為了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本來是劉家軍在鬧,他們可以從容的從各地調兵圍剿劉家軍的。
但是建奴卻是在不適合的時機,大舉的進兵這裡,圍攻京師,他們這可是圍攻京師啊,如果不調兵前去支援,大明就完了。
崇禎皇帝他也都慌了神,一天下了數道聖旨,詔令薊鎮、宣府、大同、山西等鎮派兵勤王救駕。
連遠在西安主持剿匪的洪承疇、孫傳庭等部,也在徵召之列。
但是最近的薊鎮和宣府也分別被建奴大將多爾袞、嶽託統領大兵在進攻,牽制得死死,令他們抽調不出兵力。
只有宣大總督盧象升毫不畏懼,直接的就率領他的天雄軍由大同出發,直撲京師。
遠在西安的洪承疇,他也都不敢違抗,馬上表示將會率領他的精銳軍團,連夜東進,支援軍師。
只有在這一帶負責剿匪的孫傳庭部拒絕執行,孫傳庭他不執行的原因,並不是因為他怕死,而是孫傳庭就指出,建奴這一次入塞,他們準備不足,是拿城高池深的京城沒有任何辦法的,京城只要堅守不出,他們自然就會退去,建奴最多就是在京師附近搶劫一番。
如果他們在這時候調動軍隊前去勤王的話,就沒有辦法對正在逃亡的流寇大軍進行追剿,這就給了他們死灰復燃、捲土重來的機會,令數年之功毀於一旦。
所以孫傳庭他堅持的說,給他一個月的時間,他將會將終南山這裡附近一帶的流寇殺個精光,然後再統兵東進,勤王救駕。
孫傳庭他這種想法也不能說有錯,大明有這麼多的敵人,也都不可能同時交戰,因為他只有一雙手而已,所以硬是讓別人打幾拳,抽出手來打死麵前的敵人,這也是正確的策略,把這些流寇都給剿滅以後,他們就可以從容的調兵去對付劉賊也好,對付建奴也好。
他最怕的就是這一邊調走朝廷主力大軍去對付建奴,結果山東劉賊沒有被打敗剿滅,反而他們快要剿滅的流寇大軍又死灰復燃,這就令他們的一切努力變成了無用功。
所以儘管是崇禎皇帝連下三道聖旨,詔令他馬上率兵入京勤王救駕,但是他就是堅持不從,反而命令部下各路兵馬,連夜進兵,日夜不停,爭取一舉的把流寇殘軍給滅掉。
此時的流寇主力被團滅,領袖高迎祥被千刀萬剮了,十幾位頭領也都逃進了終南山中逃命去了,惶惶不可終日,正是一舉滅掉他們的大好時機。
如果此時抽調兵力東進,就給了他們喘息之機,後患無窮,有見於此,孫傳庭才會堅持向朝廷要一個月的時間,只要朝廷給他一個月的時間,他就可以滅掉流寇的殘兵餘孽,在這殺光這裡的流寇以後,就可以從容的東進。
但是朝廷對於他的這種想法,非常的震怒,這是一個忠誠該說的話嗎?
你看人家盧象升、洪城疇,接到詔令,二話沒說,馬上率兵出發,倒是你孫傳庭,朝廷對你寄予厚望,對你也都頗多的褒揚,連升數級,但皇帝需要你的時候,居然貪生怕死,畏敵如虎,裹足不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