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者是打鞭子,重就拿大棍子打,一時之間就令城中的治安變得好轉,但是也令雙方的矛盾更加的表面化和白熱化。

不要說衝突了,現在的老百姓都發現了一點,那就是眼前的事情非常的不妥,他們雙方居然都要打起來了,這樣的情形又令百姓們為之擔心不已,如果雙方在城中大舉廝殺的話,估計就會令百姓遭殃了,這叫城門失火殃及池魚。

大頭兵們可能在城中進行大舉的廝殺,可是給其他的人以巨大的壓力,令百姓們開始惶惶不可終日,一派鶴唳風聲之像。

洪承疇他雖然養氣功夫十分的好,也不會輕易的動怒,但是也被朱大典和劉布等人的咄咄逼人之勢給氣壞了,他憤怒的率領他的親兵營前來劉布的軍營裡面,準備給他來一個下馬威,也是對對方進行興師問罪。

現在雙方就住在同一個軍營裡面,要去看非常的容易,他只是走了幾百步就抵達了劉布的中軍大營。

劉布的軍隊看見洪承疇率領著眾多親兵走過來,他們也毫不示弱,馬上就抄起傢伙,嚴陣以待,一副準備打仗的樣子,哪裡有見五省督軍的樣子。

洪承疇他已經不再懷疑劉布對他是充滿敵意的,對他也是完全不鳥的了,他內心充滿了怒火,如果收拾不了這樣一個刺頭,就沒辦法統領手下十幾個總兵。

因為洪承疇他手下的這些總兵大多也都是桀驁不馴之徒,連劉佈一個小字輩都敢如此的鬧,其他的老油條更加是有樣學樣,這樣子就會讓雙方更加的難看更加的難過

洪承疇他覺得自己的威嚴受到了挑戰和冒犯,到了不維護他的威嚴就無法維持他的軍紀的地步。

洪承疇他的親兵大聲道:“朝廷親命五省總督洪承疇大人在此,令鳳陽總兵劉布馬上前來拜見。”

洪承疇他的級別擺在了這裡,他完全可以要求對方前來拜見,行跪拜之禮。

大明流行的是文貴武賤,作為一名文臣,他即使見了皇帝都可以不行三跪九叩之禮,而是做了一個揖就可以了,但是作為一個武官,絕對必須要下跪,不下跪磕頭的話就不足以表現他的忠誠。

還有一個,那就是隨著大明吏治的腐敗,文貴武賤的加深,許多的武官將軍到了一個知府都要下跪磕頭,他堂堂一個五省總督要求一個總兵下跪合情合理,有些總兵還得向知縣下跪磕頭呢?

不過們劉布的親隨們也都不是善良之輩,自從他們擊潰了名滿天下的巨寇張獻忠以後,他們的底氣也打了出來了。

名滿天下的張獻忠都是他們的手下敗將,而洪承疇他雖然同樣聞名天下,但是他拿張獻忠的流寇確實一點辦法都沒有,可以換一句話來說,劉家軍遠比洪承疇的軍隊精銳。

就連洪承疇他也發現了一點,那就是劉家軍的軍隊中充斥著大量的火槍手,並且也擁有大量的鐵甲和戰馬,在衡量一支部隊的成色之中,戰馬鐵甲火槍都是比較重要的衡量標準之一,對方裝備最精良完全不比他最精銳的親兵相差。

看到這樣的情形,洪承疇他是為此而感到擔心,想不到劉家的軍隊的裝備如此的精良,他軍隊中擁有鐵甲的數量居然是如此的多。

要知道鐵甲可是管制物品,當年的建奴首領奴爾哈赤手中有了十三副盔甲就敢造反,在大明有法律:民間如果私藏盔甲的話當謀反算。

劉布的軍隊居然擁有這麼多的鐵甲就令他驚訝不已,這也意味著他們的軍隊裝備是極其精良的,難怪他們可以輕易的擊潰張獻忠的大軍,難怪朱大典和盧九德會放下的身段拉攏劉家軍

這也讓洪承疇他堅定了決心,那就是一定要搞死劉家軍,一定要把它弄垮,如果不把這一支軍隊弄垮,以後就會成為朝廷的心腹大患。

洪承疇可是一個十分精明的人,而且他的戰略目光也十分的遠大,他知道現在遼鎮的建奴雖然崛起的這麼厲害,雖然與大明的吏治腐敗有關,但是也與遼鎮將軍他們的放縱和養寇自重的有關。

洪承疇他十分佩服一名將領,那就是萬曆年間的戚繼光,戚繼光打仗十分的勇猛,十分的狠,無論是跟倭寇打仗還是跟蒙古人打仗,只要是打了一仗以後,必定令對方傷亡慘重,十年都不得恢復,這種與其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的戰術令洪承疇十分的推崇,十分的欣賞,他始終是覺得朝廷對於戚繼光是過於的涼薄了,還多次上書為戚繼光進行平反。

洪承疇他對於另外一名與戚繼光齊名的遼東總兵李成梁就非常的不滿了,李成梁在擔任遼東總兵期間,那可是大戰小戰無數,每次都能打勝,每次都能砍下無數的人頭,捉到無數的俘虜,但是有一點也是無可置疑的,那就是流寇越打越多,一開始他們只是佔據了荒涼的建州三衛,但是打著打著,他們就打到了寬甸六堡,打到了撫順城,最終成為了大明的心腹大患,現在幾佔領了整個遼鎮,這也與李成梁養寇自重的戰略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