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章聯合抗衡(第1/2頁)
章節報錯
其實如果論起來朱大典的年紀,可以當劉布的爺爺,但是並不妨礙他們之間坐下來一起密談,共商大計,共同撈銀子。
在官場之中從來就不是以年紀作為排名的,而是與他們之間的官位和資歷作為排名,誰的官大誰就有資格坐下來坐而論道。
如果劉布沒有劉家軍,沒有鳳陽總兵的身份,估計就是為朱大典他斟茶遞水都不夠資格,要知道朱大典相當風雅,又好男風,身邊侍候他的都是俊俏的小鮮肉,個個貌美如花,比女孩子還要俊俏嬌嫩,至少劉布就沒有這樣的優勢,劉布的姿色就不是朱大典他看得上眼的。
但是劉布他擁有鳳陽地區最為強大的軍隊,擁有的是鳳陽總兵的身份,雙方完全有合作的空間和餘地,朱大典想穩坐他鳳陽總督之位,還真是離不開劉布的支援,如果劉布不甩他,想坐穩這位置也都不容易。
要知道這可是鳳陽,可是大明最為富裕的地方,也是權貴最多的地方,你一個當官的,一個巡撫在這些權貴眼裡,未必就是什麼高大上人士,有的是可以不鳥你的人,但是劉布就不同了,劉布在這裡擁有相當高的威望。
只是一個鳳陽的解救者就可以解釋所有的問題了,洪承疇和朱大典他們的身份更高,地位更高但是他們可是沒有鳳陽解救者這樣的身份。
鳳陽在大明有不尋常的地位,鳳陽巡撫通常兼任漕運總督,轄鳳陽、廬州、淮安、揚州四府及滁、和、徐三州,舊駐淮安府,但成化、正德、嘉靖、萬曆年間漕運總督與鳳陽巡撫撫曾四度分設。
景泰二年,鳳陽巡撫以副都御史督運因兼巡撫淮揚諸府,治淮安;嘉靖三十年,以倭警始專設巡撫防海駐泰州。至李三才廓而大之,後倭寇平,漕撫複合,仍還淮安。
朝廷頒給朱大典的敕書明確鳳陽巡撫專在鳳陽駐紮,有警移住揚州,平日專官督練兵馬,拱衛陵寢,保固重地。
欽奉敕諭專在鳳陽駐紮,無警則以時循行各府州縣,操練兵馬、儲蓄糧餉、繕葺城池、修造戰船、整辦器械、撫卹軍民、督察官吏將領、禁革奸弊、清理鹽課、賑濟饑荒;有警移住揚州,相機排程防守,若江海無事,仍回鳳陽彈壓宿、毫、豐、沛等處鹽徒盜賊。
朱大典他這一位鳳陽巡撫名為鳳陽巡撫,事實上他並不是常駐鳳陽,而是常駐在揚州府泰州主管漕運,但是現在連鳳陽都丟失了,他不來這裡,那是說不過去的,現在有一點他十分明白的,就是鳳陽丟失了,如果他不收回來,估計他這鳳陽巡撫也當不久,既然來當鳳陽巡撫以後,撈錢就是首要的任務。
要知道前幾任的鳳陽巡撫李三才可是撈了許多的金銀財寶,撈了許多的錢糧,令人羨慕,朱大典坐上了這個位置,他唯一想做的那就是多多的撈錢。
想要撈錢唯一的方法就是恢復地方的秩序,讓地方恢復太平以後,自然就可以大撈特撈,如果地方還是一片混亂,雞毛鴨血的,他還要個屁錢?
所以跟劉家的合作就變得十分的重要,為了錢他也不在乎放下了身段跟劉布就一個小字輩進行合作?
他不在乎別人笑他沒有身份,向一個小字輩主動的示好,只要能讓他上這個官位,能讓他放心的撈錢,向一個小字輩示好又算什麼?
朱大典,少時好學,但苦於家境貧寒,無錢入學讀書,在故鄉浙江金華伏龍廟附近有一所私塾,朱大典在割草打柴之餘,便常到私塾邊“倚窗聽課”,後被塾師及東家發現,他們都被朱大典的好學精神所感動,遂破例收他入學伴讀。朱大典於是得到讀書的機會,從此更加發憤讀書,終於在萬曆四十四年考中進士。
但是,就是這個寒門出身的朱大典,為官後卻搖身一變,成為熱衷於搜刮錢財的貪官,他在官場上曾以貪婪著稱,時人皆目之為嚴嵩再世,時人稱:“朱大典饒有才,而性奇貪,多行暴虐”。
他巡撫山東的時候,“括取財賄,四府僚屬,囊橐皆盡,人擬其富且敵國”,由此,朱大典的貪婪可見一斑。
不過朱大典做事總是出人意料之外,那就是他在世的時候可是有許多的缺點,甚至在明末風氣如此敗壞的時代,他都因為貪汙而被御史多次彈劾,幾乎丟官,但在最後崇禎皇帝上吊自殺以後,他可是一直堅持的跟建奴作戰,困守孤城,拒絕建奴招攬,破城之日,舉家縱火自盡,表現出了極高的氣節。
他這可是比起一身名臣風範的洪承疇好了不知幾條街,這也是劉布願意跟他合作的原因。
也是劉布不想跟洪承疇合作,而是堅持要拆他臺的原因,那就是他知道這人無論他掩飾得多好,但是他在骨子裡面就是一個欺軟怕硬的小人。
所以他一直堅持的認為,寧願是喪盡家財或者是強抗到底,也不向這種小人低頭,他與朱大典之間算是合作,不算是低頭,但是如果在洪承疇手下做,那就是真正的低頭。
劉布他跟朱大典結成聯盟以後,信心大定了,他們迅速的達成了一致,那就是劃分好利益,而且透過這一次利益的劃分,他們劉家也獲得了實實在在的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