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寇首領滿天飛、郝臨庵、劉道江被王承恩打敗後,退保鐵角城,另有流寇首領獨行狼、李都司趕去同他們會合,他們聲勢大振,滿天飛、劉道江於是就攜手圍攻合水。

曹文詔前去援救,流寇隱藏了自己的精銳部隊,只讓一千多騎兵出來迎戰,引誘明軍抵達南原時,伏兵大起。城上的人都說曹將軍已經死了,曹文詔單騎拿著長矛來回衝擊,單匹馬被包圍在萬餘名流寇中間,左衝右突,銳不可檔。

明軍見狀,就出兵夾擊援助,流寇大敗,伏屍遍野,殘餘的流寇軍逃往桐川橋去了。曹文詔率領侄子曹變蛟、部將馮舉、張嘉謨及其參將方茂功等追上他們,衝鋒陷陣,拼命廝殺,流寇又大敗。不久曹文詔與寧夏總兵賀虎臣、固原總兵楊麒在甘泉虎兕凹打敗流寇軍,都大獲全勝。

布政使洪承疇在平涼斬了滿天飛,降服其將領白廣恩,其餘的農民軍分路逃竄了,曹文詔趕到隴州、平涼、鳳翔之間追殲他們,這年十月,三次戰鬥三敗流寇軍,接著就逼向耀州錐子山的流寇軍,其黨羽殺死獨行狼、郝臨庵後投降了,洪承疇殺了其中四百多人,其餘的遣散回家,至此關中的流寇這下子差不多被剿平了。

巡按御史範復粹在遞給朝廷的奏章中總計歷次戰鬥中共獲首級三萬六千六百多,曹文詔的功勞第一,張嘉謨第二,王承恩、楊麒又在其次。文詔在陝西時,大小几十次戰鬥,立功最多,洪承疇卻沒有給他記功。巡按御史吳生生十分推重文詔,復粹也再次上書彙報,但兵部還是壓低他的功績,最後還是沒有給曹文詔論功行賞。

後曹文詔因為被調去了山西大同鎮擔任總兵,偏偏他在大同任上的時候,又遇上了清兵大舉寇邊,造成了不少城堡陷落,這讓他吃了不少的掛落,眼見就要官位不保,這時候洪承疇向他伸出了友誼之手,為他說話,讓他派兵南下加入洪承疇的剿匪大軍。

朝廷考慮到曹文昭如此的勇猛,雖然一時有過失,但是終究還是可用之才,便同意害他被南下支援洪承疇。

洪承疇他作為一個文官,一向也是堅持文貴武賤的,文人對於武將的態度基本上都是一致的,那就是能打壓就打壓,不能打架就加以利用,又壓又用才是他們的常用手法。

所以面對這樣子的局面,曹文詔他雖然是悍勇無敵,有一身的勇猛的功夫,但是還是扛不過朝廷對他的懲治,最終還是列入了洪承疇的麾下,成為了洪承疇的得力干將。

曹文詔他又不同於劉布,劉布在擔任千戶的時候,就已經有了這樣的想法,那就是自己是軍官,不是打仗的猛將,所以他從來不會親自的衝鋒,不會親自的上戰場去打仗,但是曹文詔就不同了,身為一鎮總兵,往往是親自率領著精銳的騎兵衝鋒。

他親自上陣殺敵更是常有的事情,運經常的性的事情,他的這一種作風是非常的獲得朝廷的欣賞,的因為朝廷就喜歡沒有腦子和勇猛的將領,如果一個武將都有腦子了,都會用計謀了,那就是十分危險的事情了,那就是沒有他們文官什麼事情了,所以他們一直都是比較喜歡這種有勇無謀的將軍。

這也讓曹文詔他身為一代勇猛無雙的將領,擁有勇將之名卻沒有名將之名,曹文紹了他十分的勇猛,敢打敢殺,衝鋒陷陣,身先士卒,但是他跟劉布相當於是兩個極端,劉布他是絕對不會親自的衝鋒陷陣的。

當然這也與這身份有關,曹文詔他早年從遼東當兵,他只是一個普通的大頭兵而已,背後沒有什麼勢力,也都沒有一個世家在為他撐腰,而劉布則不同,他有一個世家在為他撐腰,他有一個超級牛逼的老爹,也有一個牛逼的岳父,所以他才敢這樣子為所欲為,根本就不鳥洪承疇等人。

劉布他們接到了朝廷的旨意以後,沒有辦法只能夠率領他的精銳部隊再次返回了城外的軍營,他們現在駐紮在了城外,按照正規的編制的話,他是鳳陽總兵,應該住在鳳陽城中守衛鳳陽城的,但是現在住在鳳陽城的總兵府的是五省總督洪承疇,他的官可是比劉布大上了好幾級,最好的地方歸他住這也是應有之義,所以劉布他只能駐紮在城外。

洪城疇很快就收到了訊息,他收到了這樣的訊息以後,只能暗暗的高興,他想到皇上還是十分英明的,朝廷還是十分英明的,劉布他立的功勞取得了天大的彩頭後,他想溜這可是不容易。

洪承疇他一聽了以後,馬上就有了計劃,那就是準備部署一次追擊行動,追擊行動自然是以曹文詔的精銳騎兵作為前鋒,全力的衝擊流寇的軍營。

而劉布則率領他精銳的劉家軍尾隨而至,再次衝擊敵人的陣地,擴大戰果,然後他洪承疇親自率領主力大軍上去,就可以全殲敵人了。

他的計劃那就是用最精銳的部隊首先打垮對方的抵抗能力,在擊潰了對方以後,再用大軍全力以赴的衝擊敵人陣地,擴大戰果,這一種戰術是完全沒有問題的。

而且洪承疇他也有了計劃,那就是在曹雲詔衝亂了敵人的陣地以後,再由劉布進行第二輪打擊,第二輪打擊也是相當危險的,他也有一定的主意,那就是他將會在稍後才派兵對劉布進行支援,如果能夠利用此次戰鬥消耗齊軍的實力,是他十分樂意做的事情。

所以他是馬上與他的心腹和幕僚們制定了一次作戰計劃,希望能夠利用這一次大捷,乘勝追擊,扭轉朝廷不利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