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形勢有變(第1/2頁)
章節報錯
盧九德一聽他們如此的解釋,馬上就拍手叫好,他說:“妙!就這麼辦。”
盧九德也知道這一仗他們已經穩佔了上風,而為了保證他們的利益不受別人的侵犯,最好的就是把張獻忠控在在自己的手上,如果讓張獻忠落住了洪承疇或者是朱大典的手上,他們不免被別人分薄了功勞。
只是此時傳來了令他們有一些不太友好的訊息,這食朝廷快馬加鞭,傳來聖旨,也就是皇上的封賞到了。
皇上的封賞具體就是劉遠橋正式的擔任登萊巡撫,並且有蟒袍一襲,也算是十分的風光,劉布掛了龍虎將軍印,任鳳陽總兵,雖然皇帝沒有當場賞賜了王志文但是吏部馬上就做了補充,任王志文為鳳陽知府。
這樣的問題又來了,他們一個是鳳陽知府,一個是鳳陽總兵,那就變成守土有責,他們想要離開本地,可就不容易了。
這令劉布他們都有一些為難,那就是計劃離開此地,主要是避讓洪承疇和朱大典的兵鋒,免得讓對方染指自己的軍隊,但是皇帝來了這一手,把他任命為鳳陽總兵。
他堂堂一任鳳陽總兵,總不能離開自己的駐地吧?這就令他原本定下的計策有些為難了,這就叫做計劃趕不上變化。
劉布他知道洪承疇的厲害,這使人其實是一個十分優秀的將才,此人在原版的歷史上在大明就是頂級的權臣,在明亡以後,又為滿清效力,為滿清平定了江南,立下了悍馬功勞,可以這麼說,如果沒有洪承疇、吳三桂這等人,滿清想平定江南,不會有那麼容易,能獲得兩個朝代的皇帝都加以重用的人,又豈會是等閒之輩?
在後世許多人都在評論洪承疇時,都說他的品德和操守不行,但是從來沒有一個人說洪承疇的能力不行。
有人把它列入古代十大謀臣之一,與管仲、張良、蕭何等齊名。
他洪承疇可是一個十分厲害,十分牛逼的人物,劉佈下意識的不想跟這些人打交道,能避則避,但是現在看來終究他是要跟洪承疇對上,雙方只要怕是針鋒相對了。
劉布現在他十分明白一點,他們劉家軍現在的性質有些特別,落在了任何一個巡撫或者是總督的賬下。對方是對他們只有一種態度,那就是想方設法的把他們消耗掉。
每一個大帥和將軍都喜歡家丁,因為家丁可以為他們拼命打仗,都是精銳的部隊,但是如果這些家丁是別人的,他們就十分的妒忌,如梗在喉,恨不得誅之而後快。
他無論是落在了洪承壽還是朱大典的手上,估計都是差不多,對方肯定會把最苦最累的活交給了他,乾的是最累最苦的活,功勞肯定就是上面的,不會有他的一份。
而且估計在皇帝或者朝廷的人裡面,既然已經讓他掛龍虎將軍印、授鳳陽總兵,這可是天大的恩賜,他必須為朝廷賣命,就是為朝廷犧牲上了性命,也是應該的了。
但是劉布他可是不這麼想,他知道大明就要完蛋了,他才不會為大明而殉葬,甚至隨著它現在實力的快速增長,它還有一種其他的想法,那就是尋思明失其鹿,吾當取而代之。
劉布他以前是沒有的造反的心的,但是現在隨著它的軍事力量的增長,他現在已經有了這方面的想法,所以他更不會為大明而賣命了。
以前的劉布毫無疑問是一個屌絲,做事都是瞻前顧後,都是非常猶豫不決,因為長期的處於社會的低層,讓他有一種發自於內心的自卑,小心翼翼,步子稍大都怕扯著了蛋。
但是有了這一個身份以後,那就是不同了,現在這一個身份他就是天生的貴族,他有了許多的優越感,那就是連當和尚和乞丐的朱元璋都能當皇帝,野豬皮也都可以當皇帝,他劉家憑啥就不可以?
王候將相,寧有種乎。
歷史上姓劉的當皇帝可是有四十八人之多,比姓李的還多。
太祖皇帝朱元璋他驅通韃虜,恢復了中華,是有很大的功勞的,歷史對他的評價也都很高,號稱自古得國之正,無人出其左右,但是他的子孫不肖沒有辦法保住他的這一脈家業,這就怨不得他劉布了。
劉布他內心有這些想法在萌芽,但是他知道目前的大明還是非常強勢,非常強大的,如果現在反明的話,估計就是死路一條,所以他只能夠忍而不發,等再過了幾年,大明的精華消耗的差不多,就是他們各種豪傑崛起之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