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3章上門遊說(第1/2頁)
章節報錯
王文傑他聽到這一句話,勃然大怒,他說道:“劉家竟然如此目無王法?”
王胖子他說道:“劉家是不是目無王法,這不好說,但是現在東三府百姓安居樂業,人們只知道有劉遠橋,不知道有皇帝陛下。”
王文傑他沉默不語,這種情況他也是略知一二,否則朝廷也不會如此的著急要把他調來這裡掌管這裡一帶,其實就是為了收回朝廷的權利,樹立朝廷的權威。
現在看來這是不可能的事情,向劉家收權,這就等於是你死我活的結果。
果然王胖子他也都印證了這一點,他說道:“劉家在東三府投入了極大的資源,在沒有收回本錢之前,他們是不會有所退讓的,任何跟他們爭權,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王胖子他其實還是在警告老哥,不要趟這趟渾水,這裡面水很深,你以為憑著朝廷的聖旨就可以在這裡輕鬆的奪權,這是不可能的。
王文傑他說道:“東三府居然在不吭不聲之間,就變了天不成?”
王胖子他說道:“雖然沒有變天,但也差不多了,現在就算是老百姓都看得明白了,誰能給他飯吃,誰能給他衣穿,誰能保他太平,他們就願意跟隨,今天的大明,這是真心的一天不如一天了,小小一個奢安之亂居然打了十年,眼看遊寇之亂也快到十年了,何日才是個頭?在朝廷的要害之地遼東,居然全部被建奴所佔領,朝廷十幾年努力,居然沒有收復過一寸土地,只有不斷的丟失,大明就是日落西山了。”
王文傑他畢竟是正式計程車大夫,深受忠君愛國的思想的影響,他看見弟弟這麼說,他十分的憤怒和生氣,他說道:“你再胡言亂語,小心我把你扭送官府,治你一個大不敬之罪。”
王胖子他道:“春江水暖鴨先知,大哥你應該多在民間走走,知道民間的疾苦和民間的風向。”
王文傑聽到弟弟這麼說,他是生氣的,他說道:“你什麼意思?”
王胖子說道:“在驚濤駭浪的礁石叢中穿行,那肯定要知道風向才行啊?”
說起這種事,王文傑他就心煩,他嘆息的說道:“今天是我們一家難得相聚的日子,就不要談這些煩惱的事情了,還是一起坐下來好好的喝一杯吧?”
王胖子笑道:“早已經備下了酒席,為大哥你接風洗塵。”
劉家的一切都在他們的監視之中,劉布和劉遠橋自然是不會來拜會這一位素未謀面的卻又十分重要的盟友,但是他們卻派來了身邊比較重要的軍師王文東,讓他來看聽口風。
王文東與王家乃是同宗,曾爺爺是親兄弟,但是幾代下來,關係早就淡了,王文傑這一支富貴榮華,風光之極,王文東這一支則窮困落魄,如果是以前,他去拜會王家,正門都無法進,只是在祭祖大會的時候,才能夠勉強見上一面,但是現在王文東作為劉遠橋的師爺,可以堂而皇之,由正門而入,登堂入室。
王文東他現在還沒有任何的功名,但是他看見了官居四品名聞一時的王文英,他也只是深深一揖,說了一聲:“久聞大名,今日得見,名不虛傳。”
王文傑對於這一位劉遠橋身邊的走狗爪牙,沒有什麼看得起的,特別是對方屢試不中,身上沒有功名,跟他這一位進士出生的天壤之別,所以他直接就說道:“你是代表劉遠橋來探口風的,你可以回去了,本官是不會為他賣命。”
他在想,劉遠橋應該是知道他在家,所以派人前來招攬。
王文東他說道:“王大人此言差矣,良禽擇木而棲,忠臣擇主而侍,王大人高才,為何不擇明主而效力呢?”
王文傑他一聲冷笑,他說道:“劉遠橋他算什麼明主,算起來他還不如本官呢?一個廕監出身,有何了不起之處?”
王文東他也都沒有什麼生氣,他說道:“有道是王候將相寧有種乎,英雄莫問出處,想當年太祖皇帝他不也做過和尚和乞丐嗎?最後還不是成就了大事?”
王文傑直斥其非,他說道:“大膽!劉某憑什麼可以跟太祖皇帝相提並論?這是大不敬之罪,若非本官請假在家,現場就告你一個胡言亂語,侮辱先聖之罪。”
王文東他說道:“請問大人,你可知道為何大明的天下,現在是一天不如一天,小小的一個奢安之亂,平定了十年,居然平不了,小小的一個流寇之亂,居然越剿越亂,已經達到了禍亂天下之勢,更有甚者,居然連中都鳳陽都被攻破,龍脈被斷,試問古往今來,歷代王朝,有誰龍脈被斷者,而毫髮無損的?”
王文東的話算是問到了王文傑的痛處,但是他顯得有些狼狽,他說道:“大明驅逐韃虜得國,得國之正,自古無人出其左右,經歷了二百多年的風風雨雨,偶然有阻礙,也都是影響不大,當今皇上勤政愛民,勵精圖治,相信不出十年,大明的情勢就會好轉,你等如果不迷途知返,只有死路一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