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章重返遼南(第2/2頁)
章節報錯
劉家軍突襲遼南,是打中了建奴的七寸,打中了他們的要害之處,令他們的一系列計劃都沒有辦法展開,無論是進攻蒙古,南下大明,北略朝鮮,都不敢放手而為。
建奴他們家小業小,所以每做一步都必須謹慎萬分,他們不能學大明,大明可以敗一百次,但是他們只要敗一次,就會萬劫不復,所以他們不敢冒險。
建奴在其崛起的過程之中,他們所有的戰略看起來是非常的冒險,事實上卻是十分的保守,都是穩打穩紮,比如當初東江鎮在的時候,他們無論如何也不敢攻入大明,攻入關內進行洗劫,他們成功地剷除了東江鎮的毛文龍以後,就敢大舉的南下,大舉的洗劫關內,因為他們根本就沒有任何的後顧之憂。
現在不同了,如果任由劉家軍屯兵遼南,隨時可以對他們的心腹地帶遼陽地區實施打擊,如果他們透過遼西地區或者是蒙古進入大明洗劫,也很容易被明軍抄了後路,斷其歸路。
所以皇太極他才會勃然大怒,下令禁點齊八旗兵馬,全力南下,務必要數月之內,就剷平遼南的劉家軍。
最先抵達的就是多爾袞所率領的鑲白旗。
雖然在海州城中他們奪取了阿敏的兵權,由濟爾哈朗負責掌管他的兵馬,他們在海州等了幾天,他們認為明軍會主動來進攻海州的,因為只有攻下了海州,他們才會能夠完成對遼南四衛的控制,取得戰略上的圓滿。
誰知道他們料錯了,明軍的守城大將肖寧一直就在蓋州城中駐紮,大軍在城中按兵不動,只是在一直的加強城防。
不過他們也都沒有白等,他們透過審問士兵,瞭解到劉家軍他的火槍非常的厲害,火槍的配置達到了軍隊中的八成以上,這是一支全火槍化的軍隊。
面對這樣的一支強軍,如果他們貿然衝上去的話,只有送死,明軍的火器雖然十分的坑爹,但是任何一名將領他都意識到一點,那就是沒有一個任何人可以擋得住火槍射出來的一槍,只要被命中,肯定是死。
但是建奴在與明軍的長期交戰中,也總結出了許多對付火槍的辦法,這就是盾車。
在當年極其慘烈的渾河一戰,他們可是傷亡慘重,雖然迅速的攻下了瀋陽中衛城,但是在渾河之戰,他們是損失極大,所以奴爾哈赤才會攻下了瀋陽中衛城以後,進行血腥的屠城,把七萬軍民殺個精光。
也就是在這一戰,他們收起了小看明軍火槍之心,奴爾哈赤曾多次的強調,凡與明軍交戰必須使用盾車。
所以多爾袞他們在等待的時候,也都命令隨軍的工匠和士兵,大量的趕製盾車和巨盾,用以對付明軍。
多爾袞看見明軍沒有敢來攻打海州,便主動地率領他的鑲白旗,直接的圍攻蓋州。
在事前多爾袞他就派出了大量的細作,去進行打聽,但是明軍在這方面防範甚嚴,他派出了許多的細作出去查探軍情,至少有一半是回不來的。
雙方就不可避免地派出了遊騎,在這幾十裡範圍內進行反覆的獵殺和狩獵,每天都有士兵陣亡。
建奴在橫掃遼鎮大地的時候,可是輕易的奪取了許多大城,他們能夠輕易的奪取這些城市,這是因為他們往往在進攻城市之前,往城中派了奸細,只要他們攻城的時候,趁著守軍不防,城內的奸細迅速的襲擊城門,就可以輕易的攻下城市,甚至他們還會收買明軍的守城將領等等手段。
但是這一次他們這些手段都使不出來,他們雖然是派兵去打聽訊息,但是回來的一半都沒有,這麼慘重的傷亡,令他們根本都不敢派出奸細混入城中去。
他們也都派往了派出了使者,前去遊說蓋州城的守將肖寧,希望能夠遊說他獻城投降,誰知道派去遊說的使者,被肖寧當場的砍了人頭,還把人頭掛在了城門之上示眾。
多爾袞氣的破口大罵,他說道:“明人作為禮儀之邦,難道他們不知道什麼叫做兩國交戰,不斬來使嗎?傳本貝勒命令,攻下蓋州城,屠城三日,雞犬不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