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他知道劉布今天大發脾氣,肯定就不會敢把他們弄死,只是想要一個交代而已,因為誰都知道此事後果極其嚴重,如果一旦攤上了,此事都是死路一條。

有誰能惹下了整個江南的富豪身而退,又有誰能得罪了天下的富豪,全身而退的?絕對是沒有,如果背上了這個罪名,只能是死路一條。

高望他現在只好掉死抵賴,他指著高樹他說道:“本府自問對你們兄弟不薄,你為何如此陷害本府,陷本府於不義。”

高樹他只好說道:“小人,小人……。”

他倒是想有一個好的解釋,但是他發現有一點,那就是他為主人辦這件事,那可是在主人的主使之下做的,但是他的主人居然沒有因為他做對了這件事而表現出讚賞,居然要置他於死地,這就令他十分彷徨,不知道如何解釋了,他高樹只是一個普通的凡人俗子而已,慷慨赴死易,從容就義難,讓他自己把所有的罪名攬上,還主動去送死,就是還真是有點難。

劉布她一聲冷笑,他說道:“你們就接著演戲,本將看你們演到幾時?”劉布今天確實像是有點咄咄逼人,非常的跋扈囂張了,如此的做派,可是令吳宗達他非常的生氣,他說道:“劉布總兵你今天死死地咬住此事不放,是何用意?”

其實吳宗達他一點都不想幫高望,還想利用對方的人頭來達成自己的目的,但是他又想到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大明文貴武賤200多年了,如果自己為了達成目的,拿下一個知府的人頭去討好一個總兵,以後他在大明政壇上也就不用混了,他也將成為天下人的笑柄,所以在沒有辦法的情況下,他只好死撐高望了。

劉布他說道:“什麼叫做死死咬住不放?本將是就事論事而已。”

吳宗達他說道:“你小小的一個總兵,居然在本座面前,本將本將的自稱,沒大沒小,目無尊長否?”

劉布他憤然的說道:“有理走遍天下,無理寸步難行,就算你作為閣老,也不能不說道理。”

劉布這樣強辯,可是徹底的激怒了吳宗達,他也是老好人一個,但並不代表沒有脾氣,他衣袖一甩,說道:“豎子不足與謀?”然後向高望一時眼色,就帶著高望一起走了。

要知道他吳宗達畢竟就是當今的次輔,他就不相信劉布就敢對他動武冒犯於他,他今天還真得護著高望,因為他作為內閣次輔,士林的領袖之一,自然要保護士林中人,不受武將的欺負,如果他今天不護高望,訊息傳了出去,他的名聲也都沒有了,雖然他知道此事破壞了大局,但是他還真的必須力撐高望。

劉布他果然不敢動手,因為許多人都親眼所見閣老可是和知府大張旗鼓的進入他的總兵府,如果他強行留住對方的話,估計也就是跟造反沒有什麼分別了。

其實許多人都覺得吳閣老就是虛尊降貴的了,雖然說他劉佈一個總兵有點名氣,很能打仗,但是要堂堂一個閣老當然去拜訪他,確實是有點高傲了,有點自以為是,不知所謂的了,如此的飛揚跋扈,遲早要吃虧,遲早要被朝廷教訓,所以在他的總兵府門外還有許多人在這裡看熱鬧,紛紛的看劉布在鬧哪一齣。

不過許多人都明白一點,吳忠達閣老來這裡,只有一個原因,不會有別的原因,就是想勸劉布出去打仗,去北方剿滅流寇。。

在前一陣子流寇威脅江淮的時候,可是令這裡的老百姓驚恐萬分,害怕不,有劉家軍來這裡,可是令他們非常安心,但是劉家軍來了以後,把這裡的土匪山賊都滅光了,也就令這裡的天下太平了。

既然天下太平了,就不需要駐紮這麼多兵在這裡了,畢竟劉家軍駐紮這麼多兵在這裡,大傢伙可是要湊錢湊一份軍餉和糧餉給他們的,現在孵銀子失敗,許多人都破產了,如果少了一些支出,也是好的,到了此時,就連當地的許多老百姓也都希望劉家軍,以大局為重,以天下蒼生為重,為大明朝廷去北方剿滅流寇。

前一陣子這裡的老百姓他們喜歡劉布在這裡,那是因為有劉布在這裡,土匪山賊都不敢鬧事,地痞流氓也都被他收拾得服服帖帖,但是這些人現在都被劉布搞死了,他劉布也就沒有了利用價值,說白了就是鳥盡弓藏,兔死狗烹?許多人是希望劉布離開的。

劉家軍前一陣子可是非常的受當地老百姓的歡迎,當地的老百姓也都熱情的稱之他們為劉家軍,希望他們永遠駐紮在這裡,但是因為孵銀子事件的失敗,劉家軍也都有一定的責任,許多人都認為劉家軍在孵銀子事件上也是不清不楚的,說不定就是他們乾的好事。

即使不是他們乾的,劉家軍也做得不地道,如果劉家軍願意接下這活,親自在青雲山上鎮守著青雲洞,如果有他的精兵在死死地擋住洪承疇,洪承疇就不可能攻破了青雲洞,驚擾了白雲真人,令大家的銀子都沒有了。

所以在這件事上,劉布他雖然沒有什麼責任,但是許多人都認為了一點,那就是劉布他對這些事不上心,結果最終害人害己,令大家都沒了銀子,所以也令他的受歡迎度直線下降,許多人是希望他滾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