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準備進攻(第2/2頁)
章節報錯
洪承疇他是去意已決,但是他卻不知道如何的脫身,面對對方的圍堵,他也無可奈何,這些人他是打不得,最主要的就是他的手下們都不敢下狠手了。
就連高望等富貴商人,他們也都非常的不安,他們現在已經陷入了某種絕望之中,他們的錢沒有了,逮住了洪承疇,就是找到他們銀子的唯一辦法,但是他們也知道,這希望是非常的渺茫,但是人在生死關頭,即使是希望再渺茫,也都會死死的抓住,絕對不會放過。
雙方正在對持之時,只聽見大地輕輕的震顫,只見大批騎兵湧過來。
在揚州的地面上擁有這麼多騎兵的,不用查就知道是劉布的騎軍的,只有劉布的齊軍,才擁有上千的騎兵,號稱上千家丁,是附近一帶最強的軍隊,這也是劉家他最近打出來的招牌,他的這一支騎兵在這裡一代活動,可是給當地的百姓以極大的安慰。
要知道這時代的騎兵,就算是最強大的部隊了,上千騎兵這已經是邊關大將級別的水平了,可以說是當代頂尖大將的力量了,雖然說像是洪承疇手下的十幾名將領,誰人手下沒有上千騎兵的?但是這些騎兵最多隻能算騎馬的兵,像劉布騎兵他們可是真真正正的騎兵,大多數都是從邊軍或者是蒙古一帶招募過來的,他們的裝備有全套的鐵甲具裝,這樣的裝備可是令洪承疇都為之眼紅不己的。
為什麼說別人的騎兵就是騎馬的兵,而劉布的騎兵,就是真正的騎兵,因為劉布他所招的騎兵中,大多數都是僱傭軍,他們大多數都是從馬背上長大的遊牧民族壯兵,可不是中原這些在馬背上訓練幾年的騎兵,他們這些騎兵有一個鐵桿一樣的標準,那就是可以在馬背上吃飯睡覺,也可以在馬背之上左右開弓。
劉布率領大批騎兵風捲殘雲而至,可是令洪承疇等為之驚慌不已,他想對方肯定會趕回來,但是料想不到會這麼快。
看見劉步的騎兵趕回來,高望等為首的鄉紳權貴們,他可是非常的高興,紛紛的為之鼓掌歡呼。
劉布的騎兵原著運河的官道,飛馳而至,抵達青雲山腳以後,兵分幾路對這裡進行了包圍,這就是騎兵的好處,即使他人數偏少,也可以對方上萬人進行包抄和包圍。
洪承疇的部隊本來他們就想走了,看見對方這麼強勢的對他們進行包圍,他們更加驚慌不已,更加的想走了,他們之中,只有少量是騎著馬的,如果對方全力追殺,他們如何能逃得出對方騎兵的追殺?
劉國正他也算是一個出色的將領,他看見劉布居然直接的出動騎兵對他們實施包圍,他也毫不示弱,馬上的就命令他的部隊結陣,對抗對方的騎兵。
但是他所謂的結陣,也是非常消極的一種抵抗方式,要知道以步兵抵抗騎兵,唯一的方法就是結陣,還必須擁有大量的裝備,比如說長槍拒馬等等東西。
像他們這樣,只有一些簡簡單單的隨身武器,連弓箭都不多,就只是臨時的結陣,如果真正要對付劉布這種擁有鐵甲具裝的騎兵的衝擊,那是根本不可能的,所以看見劉布有如波濤洶湧一般席捲而來,他們這些士兵也是臉色鐵青的,儘管他們是精銳計程車兵,但是並不代表他們不怕死,不會死。
用簡易的兵陣對抗對方鐵騎的衝擊,本來就是非常危險,是迫不得已之下的選擇。
看見主心骨們來了,高望等鄉紳他們是紛紛的大聲叫好,彷彿是爹孃來了一般高興。
洪承疇他見勢不妙,馬上就亮出了他的旗號,亮出了他五省總督的大旗,他相信只要亮出了這樣的大旗,除非對方想造反,否則絕對不敢對他展開攻擊,如果進攻朝廷任命的五省總督,這就是以法犯上,跟造反沒有什麼分別的。
這時候劉布的副手劉康他騎著馬,越眾而出,他大聲的說道:“鳳陽總兵劉布將軍在此,你等立即放下武器,否則格殺勿論!”
這句話本應該是洪承壽的副手洪運他說出來的,結果卻被對方搶了先,這令他非常的生氣,非常的不滿,小小一個總兵,居然如此的囂張跋扈,目中無人,但是他還是毫不畏懼,他大聲的說道:“皇帝親命五省總督洪大帥在此,你等居然敢衝擊帥營,莫非意圖造反?”
亮出了洪承疇的字號,在很多時候,都可以嚇倒敵人的,但是劉家軍他們卻毫不畏懼,直接的就命令他們計程車兵,兵分多路對他們進行合圍。
他們剛才的話,也就是最後通牒,也就是告訴對方怎麼做,至於對方遵不遵守,他們並不在乎,反正就是那一句話,放下武器,否則格殺勿論,要知道劉部得騎兵,他們在完成了圍堵以後,紛紛的拿出了他們的火槍和弓箭,就是進攻的前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