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忠勇的話令劉布沉默了下來。

紅衣大炮還是紅衣大炮?

紅夷大炮是歐洲在百年前的十五世紀初製造的一種火炮,二三十年前傳入大明,也稱為紅衣大炮。

據考證,當時朝廷進口的紅夷大炮只有少量是從荷蘭東印度公司進口,後來因臺灣問題與荷蘭人交惡,大多數是與澳門的葡萄牙人交易得來的,朝廷當時的需求量巨大,葡萄牙人還做中間商將英國的艦載加農炮賣給大明。

寧遠之戰所用最早的這一批紅夷大炮,有效射程為五百米左右,最大射程不到一千五米。

後又不斷改進,使有效射程達到一千五百米,最大射程到二千五百米,基本可以覆蓋整個戰場了。

明軍使用紅軍大炮獲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在寧遠之戰擊中了建奴首領奴兒哈赤,差點把他打死。

而建奴第二代首領皇太極得到了紅衣大炮後,他有多麼的高興,他出營十里歡迎孔友德他們三人,並且封他們為三順王,就是郡王級別。

大明多少統帥猛將立了多少功勞,但是從來就沒有封過任何一位人為郡王,只有死了以後才有人封為郡王的,比如說徐達、常遇春、張玉他們都是死後才封為郡王。

而吳橋兵變最慘的地方不是說屠了三百里,殺了十萬人,而是大明朝的紅衣大炮全部都歸了建奴。

這等於徐光啟等改革派所引進的所有大炮和西洋技術化為了烏有,這相當於從大明身上割下了一塊肉,然後放到了建奴身上去,要多慘有多慘。

劉忠勇他也意識到了這一點,一旦見建奴有了紅衣大炮,明軍就沒有任何的優勢了。

而且更令人憂慮的是,他們不但只得到了紅衣大炮,還同時捕獲了當時葡萄牙人一起送過來的匠人和技師,也就是說他們具備了仿製紅衣大炮的能力,一旦讓建奴仿製成功,那樣大明就就慘了。

現在劉忠勇他在評論建奴的戰鬥能力的時候,加上了的紅衣大炮這個因素,然後把他們的戰鬥能力提升上了一個層次。

他怎麼一說,劉布他無言可對。

這是真的,沒有炮的建奴已經這麼厲害了,當他們擁有了紅衣大炮,以後還不飛天了?

所以劉布他想到這些心裡面就感到有些沉重,這日子那真是不好過,他們打掃了戰場以後,發現在這裡一共殺死了四百多名土匪,剩下的全部都被俘虜了,光是俘虜了就有四百七十多人。

那些被俘虜的土匪全部的被他們繩子綁著,然後往他們巨峰山山寨進行驅趕。

他們在銀杏坡一戰,一舉擊垮打垮了巨峰賊他們的主力,現在要做的就是攻下了巨峰山寨,在攻佔了這個山寨以後,他們就獲得了徹底的勝利,在嶗山地區最大的一股土匪就讓他們拿下了。

在劉布他們初步的構想裡面,他們可是把嶗山列入他們的戰略構想裡面去,嶗山實在是太大了,縱橫幾百公里,山高林密,處處險峰,而且背靠大海,如果他們跟官府對抗,實在扛不住了可以往山裡面逃,他們可以利用幾百公里山高木林的地區跟官府進行戰略遊擊,這也不失為一種辦法。

劉布他們也跟著部隊,直接的往巨峰山方向跑過去,不過他有馬騎。

他們雙方在銀杏坡相遇的時候,已經是下午的三點左右了,然後進行了激戰,打完以後已經接近了五點。

劉布他們馬上命令劉寧率領五百名士兵作為前導,他們一邊吃乾糧一邊小跑前進,最終是在午夜趕到了巨峰山寨。

巨峰賊在過山峰的帶領之下,傾剿而出,全力攻打劉家大宅,只剩下少量的人在此防守。

過山峰他信心十足,在這一帶向來只有他欺負人的,沒人敢動他的,再加上對他構成一定威脅的狗頭山和北斗峰都被劉家的家丁攻擊,所以他覺得沒有什麼好擔心的,全部軍隊前去攻打劉家大宅,如果真的打好了,他們就不用住在山寨裡面的,直接就搬到劉家的浮山大宅去,或者在浮山所裡面住了。

巨峰山在一個山道坳後面,非常的險峻,非常的陡峭,對方依山而建成山寨,具有一夫當關萬夫莫敵之勢,但是他們這裡已經是午夜了,而且防守又空虛,劉寧的部隊悄悄的摸進以後,他們直接的就摸進了山寨裡面去,把哨兵給殺死了,開啟了寨門,二百多人湧進了山寨裡面,把剩下的土匪都一一的抓住了,頑抗的殺死,投降的綁了。

他們是成功的佔領了山寨,巨峰山就落入了他們的手中,巨峰山可是一張好牌,他們之前就曾借過他的名氣來攻打即墨縣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