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大明在幾大兵器局裡面和各大軍鎮裡面都有會打造火炮的工匠,但是這些工匠一般都是頂樑柱,都是各大製作局的頂梁級人物。

比如說毛巧、張師傅和李師傅他們也都認識他們軍器局裡面的火炮製大工匠,只是對方不認識他們而已。

雙方的地位也是相差得很遠,人家是各大軍器局和老大們的眼前紅人,春風得意,肚滿腸肥,而他們卻是一些連飯都吃不飽的工匠,兩者之間的差距是很大的,分別也是很大的。

所以他們也沒有什麼門路能夠挮上話去,劉布他才會想辦法看看劉遠山有沒有這方面的門路,能為他們找到有能力製作和打造佛朗機炮的工匠。

如果他們能夠找到一位像李師傅、張師傅這一種懂得所有制作流程,懂得每一個環節的大匠來指導他們,那樣他們就發達了。

他們就可以打造自己的佛朗機炮了,這才是他劉布來到京城的主要目的。

只是劉遠山也沒有這方面的人脈,畢竟不是一個行業的。

而且對方有一點矜貴的地方,就是基本上這些會打造佛朗機炮的大匠們,他們都不缺錢,都是紅人,根本不可能為了錢去他們浮山那個小地方。

劉布他們在這裡活動了幾天,也都沒有什麼辦法,連劉遠山也提供不了什麼辦法給他,最後劉遠山他只好說:“要不我們去張鳳翼那裡,讓他直接的下令,派一些工匠過去我們那裡進行指導。”

劉布他說道:“這不失為一種辦法,但是小侄希望這件事情儘量的低調,能不讓外人知道,就不讓外面人知道。”

雖然他們踏入了正規軍的行列,可以合法的擁有大炮,但是擁有多少大炮也是有規定的,他們不想自己的實力透露給朝廷,也不想朝廷提前的知道他們的實力。

說真的,他們目前這樣子做是非常的招人忌諱的,如果讓這些訊息走漏出去,洩露出去了,他們可就非常被動了。

劉布他說道:“我們再去找找看,碰碰運氣。”他們目前這幾天也是委託中間人去為他們進行尋找,他們接觸了兵仗局、軍器局幾大作坊的大匠們,對方都表示不屑一顧。

所以說劉布他才覺得人才難求,雖然說大明的工匠不值錢,但是那些緊俏的工匠們還是相當受他們各個大部門的主管、主事們所重視的,他們做的好好的,好吃好住又有錢,是不會在乎於你們那點點小錢的。

即使是劉家花了大價錢去招募,對方也保有疑慮,就是怕被坑了,所以在這種情況下,他們要找可是會做大炮的技術性人士,相當的困難。

劉布他知道一點,再困難也得咬著頭皮上,這得拿出新中國剛成立的時候,全國人民砸鍋賣鐵,勒著褲腰帶上,也要把原子彈給製造出來,原子彈製造了出來,整個國家的綜合國力就上升了一個層次。

他們製造佛朗機炮也是同樣的道理,如果他們能擁有這種技術和消化這種技術的話,他們整個劉家的實力也會有了一個整體的提升。

劉布他為什麼這麼重視佛朗機炮呢?就連山東總兵劉澤清那裡也就才一百門佛朗機炮而已,他本人都不怎麼重視火器的,打仗還是得靠他們計程車兵們拿著冷兵器衝上去把對方給捅死給砍死。

就是因為劉布他們他跟劉澤清的定位不同,劉澤清只是想在山東稱王稱霸而已,劉布則準備把建奴當為他們的競爭對手,如果跟建奴交戰的話,這是冷兵器時代最巔峰的部隊,跟他們交戰,如果沒有火器支援的話,是沒有什麼把握的。

不過劉布他們廣撒網,也是不是沒有收穫的,他們終於還是接觸上的軍器局的一個大匠,對方在軍器局專門負責製造佛朗機炮的,精通所有環節,他應該就是劉布祥所想要的,精通所有流程的一個人才。

其實這個人李師傅和張師傅他們都認識,但是雙方之間的地位和差距太大了,只是認識,只是他們認識對方,對方不認識他們而已,而且雙方也遞不上話來,既然雙方都談不到一塊去,自然也就也就沒辦法溝通和拉攏了。

這是他們透過花錢認識了一箇中間人,有中間人在雙方說話,他們終於可以坐到一起來,喝一杯茶,談一談這件事情。

不過這件事情劉布知道後,知道非常難得的機會,他沒有自己親自出馬,還是讓他的管家劉貴出馬。

劉貴就相當於他們在京城的負責人,也就是相當於地區的行政總裁,由他來處理這些事情是最合適不過的,劉布他在幕後操作,只要出了什麼事情,也可以及時的改正和補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