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忠勇制定了極其嚴格的軍規,說是嚴格,但也是在明軍七禁十三斬的基礎上發展出來的。

明軍的七禁十三斬形同虛設,劉家家丁的軍規那就是每一條都會嚴格的執行。

他們每個家丁的生活福利條件是極好的,但是訓練也是極其艱苦的,絕對不會像普通軍隊一樣,整天無所事事,遊手好閒,每天吃飽就睡,睡飽就吃。

他們的家丁每天都在藏兵谷裡面進行訓練。

不管是烈日暴曬,還是颳風下雨,他們都在藏兵谷裡面的校場裡面進行訓練。

劉布他也長住在藏兵谷裡面,一直觀察著軍隊的訓練情況。

這一天他在早操練之前對全員進行了訓話:“我劉家是在養兵不是在養人,劉家養兵就是養狼,不是養狗,狼行千里吃肉,狗行千里吃屎,本將要求你們認真的訓練,不怕苦不怕累,平時多流汗,戰時少流血,在戰場之上奮勇殺敵,有進無退,軍規七禁十三斬,每一條都要嚴格的執行,如果有人敢陽奉陰違,虛應故事,莫怪本將翻臉不認人。”

劉家養家丁,待遇極其豐厚,有要求也是情理之中,大家也沒有意義。

拿著劉家這麼高的俸祿,享受這麼好的福利待遇,卻想像普通的衛所士兵一樣,每天吃飽了睡,睡飽了吃,自己想想都覺得不太可能。

而且劉家有一條跟其他大軍都不同的地方,那就是別的部隊許進不許出,你進了以後想出去除非是橫著出去,否則的話,不掉一身皮都出不了去,但是劉家一直都有一條這樣的規定,那就是大門朝天開,想出去就走,走了就不要回來。

他們的訓練極其的辛苦,極其的嚴酷,一開始確實是有幾個兵吃不了這樣的苦,扔下的兵器不幹了,然後就跑了。

但是在外面待了幾天以後,才想起劉家家丁的諸般好處,他們作為家丁的一旦逃了,其家人也被逐出了劉家的工場和農場,再也不能在劉家的體系裡面幹活,這才想起這裡豐厚的福利待遇,又偷偷溜了回來,但是現在迎接他們的卻是長槍和大刀。

一次不忠,終身不用,這是劉家軍的信條,對於出去的他們並不攔,但是如果你想回來,那就絕對不允許。

相對於別的部隊,如果是逃兵,早就抓了去砍頭,劉家軍沒有砍他們的頭,但卻是絕對不會再用,而且在浮山所的人都不允許跟這些人打交道,算是被完全的封殺了。

士兵能看見這麼殘酷的後果,以後再辛苦都咬著頭皮頂下去,因為他們在這裡一個人在這裡幹活,就意味著全家在這裡幹活,一個人吃飽就意味著全家吃飽,如果你走的話,全家就得捱餓,在山東這塊地方上面,現在是哀鴻遍野,到處都是餓死人,如果你不珍惜目前的工作的話,最終來說,只會全家餓死。

在訓練部隊之時,在訓練家丁之時,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忠誠,忠誠非常的重要,這是一支效忠劉氏家族的部隊,並不是效忠於大明的軍隊,這一點搞不清楚的話,他們就算是白乾白養人了。

他們之中會有一些特殊的條例,比如說劉家家丁的飯堂,可以說是放眼大明最好的了,飯堂裡面頓頓有肉,上好的白米飯,精細白麵饅頭,整桶整堆的堆在那裡,任由家丁們吃,想吃多少就吃多少,就是不允許浪費,這一點在大明軍隊裡面都少,就以劉澤清的家丁為例,他們平時是有飯吃的,有白麵饅頭吃的,但是隻有打仗的時候才會頓頓有肉。

劉家家丁平時都有,但是劉家的家丁們有一個完全不同的地方,那就是每天吃飯的時候,大師傅都會嚴厲的那個家丁:“是誰賞你飯吃?”

那個士兵就必須回答:“是劉家劉劉大人賞飯吃!”只要這樣回答了,才能拿到飯碗和筷子,然後去自由自在的吃喝。

他們在發俸祿的時候,也是由劉布親自主持發的,在發錢的時候劉布的助手劉康大聲的問:“是誰在發錢給你!”

那個士兵就必須這樣回答:“是劉家劉大人發錢給我!”只有這樣回答了才能拿到俸祿,如果回答錯誤的話,那就不好意思了。

透過這些教條式的的洗腦和培訓,讓這裡每一個士兵們都認識到一點,那就是效忠劉家效忠劉布,只聽他一個人的命令。

至於朝廷從不給他們飯吃,從不給他們錢用,又何必聽令朝廷是誰呢?

這才是劉布所要的結果,劉布看家丁們訓練起來的時候那是有模有樣的,但是就不知道打起來會怎麼樣,一支部隊訓練的再好,但是如果沒有見過血,沒有打過仗,最終上了戰場還是會出現各種各樣的笑話,最終是一事無成。

劉忠勇就做了一個建議,他道:“其實戰場才是最好的訓練場,末將建議,我們明天開始進行實戰訓練。”

劉佈道:“實戰訓練,這是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