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七章 互下戰書(第1/2頁)
章節報錯
三個萬惡的侵略者又被共同的利益擰成了一股繩,簡直是牢不可破。這一點,擁有無所不在的錦衣衛的劉範,利用早在戰爭之前,就安插在焉耆王宮中的間諜,就輕鬆地瞭解到這一點。劉範和田豐商議後,覺得終不能用離間計離間三國之間的關係。打敗敵人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殺。而且田豐對劉範那神秘的新式戰法很有信心,儘管他對那個戰法一無所知。但憑藉對自家主公能力的瞭解,田豐還是很有信心的。而且,田豐也不像賈詡那樣,擅長為行軍打仗出謀劃策,這一點劉範自然清楚。
劉範之所以這次留下賈詡看守老巢,不僅是因為要對已經被留下看守的田豐公平對待,還是看重他的戰略眼光。幾乎所有的大的戰略,例如招攬流民、擴張軍隊、鼓勵工商、聯通商路、結盟鉅商、示弱朝廷、漢化羌氐、任用官吏、確定稅率、積累糧草等,都主要由田豐提出。劉範和賈詡,只有補充說明的份兒。而且這些大事,都是主要由他完成。賈詡負責監管涼州軍,而劉範則成了名副其實的甩手掌櫃。
這次攻取西域,最重要的是掌控大局,而不是行軍打仗。所以,劉範留下了賈詡,帶走了田豐。
劉範知曉三國已經在來的路上了,只是他們來玉門關之前,還要攻下樓蘭國。而樓蘭早已將它的騎兵主力投入到焉耆決戰之中去了,也就是說,樓蘭已經相當於不設防了。相信以三國聯軍的戰鬥力,應該能在一個時辰內攻下樓蘭。
樓蘭之後,就是玉門關和陽關了。但玉門關離樓蘭更近,而且也比陽關更為重要和方便,所以三國聯軍一定會奔著玉門關而來。劉範便下令進入戰時緊急狀態,西涼鐵騎枕戈待旦,嚴陣以待。而進入大漠的重騎兵,劉範當然也沒忘記,畢竟劉範把賭注全押在了這五千人馬身上。劉範也命令馬超和馬岱調遣重騎兵回防玉門關。劉範計劃,他將率領西涼鐵騎在玉門關下,和三國聯軍一戰而定勝負。
劉範的對手烏爵靡等人,也沒有辜負劉範對他的期望,果然很輕鬆地迫降群龍無首又無力抵抗的樓蘭人。等攻克樓蘭之後,三國聯軍繼續保持著昂揚計程車氣和前進的步伐,一步一步地向天下雄關玉門關開進。
於中平三年七月二日時,烏爵靡、毋摩、特緹施三人率領二十七萬騎兵抵達玉門關下,並於玉門關十里處佈下營寨。
劉範也不甘示弱,也率西涼鐵騎棄了玉門關後的大營,進了在玉門關前的營寨中。由於三國聯軍來的時候已經接近傍晚,而晚上玉門關下的沙漠又捲起了沙塵暴,氣溫低,所以兩軍都默契地沒有冒險夜襲對方。兩軍統帥都在等下一個天亮。
……
第二天清晨,劉範起了個大早,帶著兩個小侍衛——劉瑁和劉璋和馬雲鷺在帥帳升堂議事,召集長史田豐、行軍司馬管寧和邴原、大將典韋、黃忠、趙雲、張遼、張郃、文聘、馬超、馬岱,召開會議。
劉範正和文武們商討時,卻聽到帳外傳令兵叫了一聲:“報!”
劉範說道:“進來!”
一個傳令兵起來,並說道:“稟主公,營寨外面來了一隊蠻夷,他們宣稱自己是烏孫、康居、大宛等三國派來的使節,希望和主公會晤!”
“傳令,讓他們進來!”劉範說道。
不久,三個並排走、穿著奇怪又華麗的白人帶著身後十幾個跟班走向帥帳。只有那三個領頭的白人最終獲准進入帥帳。這三人,就分別是烏孫、康居、大宛三國君主派出的使節,前來謁見劉範。
劉範遠遠地看著那三個穿著古怪的白人,趾高氣昂地向自己的帥帳走來,帥帳裡的大人們看著這三人奇怪的著裝,都來了好奇心。尤其是劉範身邊的劉璋和劉瑁,還對劉範說道:“大兄,他們長得好難看啊!”這逗樂了劉範,想必這是這兩個小屁孩第一次看見洋人。
正當劉璋和劉瑁吐槽那三個使節的時候,那三人已經走進了帥帳之中。劉範這才看到了他們的原貌。只見這三個使節都戴著尖尖的皮帽,身穿絲綢長袍,衣服上鑲嵌著閃閃發光的珠寶金銀。三人的眼睛有的是藍色,有的是綠色的,還有一人是棕色的,三人的頭髮垂在頭後,鬍鬚捲曲。自這三人踏入帥帳,整個帥帳中就瀰漫著一股濃濃的土土的中亞風情。
在劉範打量三個使節的同時,三人也紛紛打量劉範。在僵持了一下後,三人連禮都沒有行,只是稍微欠了欠身,便對劉範用高傲自大的口吻說道:“拜見漢朝侯爵閣下!我們是……”
話還沒說到,劉範就一拍桌子,打斷了三人高傲的話。劉範盯著他們說道:“大膽!下國使者拜見上國大臣,怎敢無禮?!”
三個使節都高傲地哼了一聲,說道:“我們各自是各自國王的臣子,憑什麼要對你行禮?”
劉範輕蔑地笑道:“可別忘了,你們的國王都是我大漢皇帝陛下的臣子。我也是大漢皇帝的臣子。既然你們口口聲聲說你們是各自國王的臣子,那我和你們國王的地位相同,你們作為臣子的臣子,怎敢不對我行禮?”
“你?我們就不行禮!怎麼樣?!”站在中間的使節強硬又蠻橫地說道。
彷彿被注入了強心針,其他兩位使節也都說道:“我們不行禮!”
劉範猜,中間的使節肯定是烏孫派來的,而兩旁的則是大宛和康居的。因為弱國無外交,強硬的使者都是來自大國的。但再強硬,劉範也不吃這一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