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君臣之間
章節報錯
劉宏道:“嗯!劉卿平身吧!”劉範起來。.最快更新訪問:щщщ.79XS.сОΜ 。請大家搜尋看最全!更新最快的
劉宏又一本正經地道:“劉卿啊,這涼州之地,可以說是咱們大漢最為貧瘠、最為兇險的一個州了!你是朕的重臣,國之棟樑,國之利劍,讓你到那種寸草不生、狼煙四起的地方,也是委屈你這樣的人才了!可正如黃卿與盧卿所說,這滿殿的文武大臣,朕是再也挑不出比你更適合的人了!派你去涼州那種地方,實在是朕的不是啊!若是涼州安定,朕怎麼也得派你去比如冀州啊,或者徐州啊,那些比較富庶的州郡去,這才應得起你的大才啊!”
劉範一本正經地道:“陛下這是哪裡話?為君分憂,這是做臣子的本分,更是做臣子的福分!涼州再怎麼荒涼偏僻,那也是陛下託付給臣的一方大州,臣正不勝感‘激’,怎會怨陛下?陛下請放心,臣定不敢懈怠,定不負陛下重託,為陛下剷除賊寇,掃清寰宇!”
劉宏聽完頗為感動,連連點頭,道:“劉卿啊劉卿,朕真不知該說你什麼好!你如此之大才,為了咱們大漢的江山,為了朕,卻仍能為朕如此委屈自己!罷了!罷了!朕也不好再說什麼了,只要劉卿不負朕,朕定不負劉卿!劉卿,你說好不好?”
劉範道:“陛下明鑑啊!臣縱是萬死也不敢有負陛下!臣斗膽敢請陛下予臣十年之期,陛下給臣以信任,臣給陛下一個新的、繁華的涼州!”
劉宏聽了,如磕頭機一般的頻頻點頭,用指節輕輕地敲打桌案,扭頭看向鴉雀無聲的武將的序列,又看看正在‘交’頭接耳的文臣的序列。劉宏感慨道:“諸位大臣,你們睜開你們的眼睛看看!看看!啊!這才是朕所想要的地地道道的大忠臣啊!你們中還有人跟朕說,劉卿是千古未見之佞臣?荒唐!真是荒唐至極!你們誰見過像他這般一切全為君上著想、忠君愛國的佞臣啊?啊!你們都說說!說呀!平時你們不是最能說道嗎?怎麼現在連一句話都說不出來了?!哼!”劉宏越說越‘激’動,拍桌子的聲響也越來越響亮,群臣之中那些德行低下的大臣聞言,不由自主地垂頭喪氣;只有少部分的清流官昂首‘挺’‘胸’,與有榮焉。
看到這一幕,劉範悄悄地笑了,看這樣子,漢靈帝已經信任他了。雖說不是像對張讓、趙忠那樣的絕對的、完全的、毫無保留的信任,但好歹以後他要是在涼州幹什麼大動靜,漢靈帝大概也會放過他,這對於一個外放的地方大員,可以說是彌足珍貴的了!
劉宏怒目看著下面的群臣,氣喘吁吁。氣消了些,他又扭頭對劉範道:“劉卿啊,雖說你允文允武,才能卓著,但畢竟年輕氣盛,治理起地方來又沒有經驗,治理起涼州那個鬼地方肯定是有難度的。劉卿你說,你要什麼條件,朕今日痛快的,全都答應你!”
劉範聞言,思考了一下涼州的現狀以及自身的侷限,於是道:“陛下,臣以為,涼州之‘亂’始於羌人之‘亂’,‘欲’要涼州大治,必須先治羌人,羌人之治也,則涼州之‘亂’自會迎刃而解。臣敢請陛下再加封臣為護羌校尉,管理羌人事務!”
“好!這個朕準了!還有條件嗎?隨便說,不必猶豫!”劉宏大手一揮,痛快地就同意了劉範的第一個請求,從此,劉範在頭銜上又可以加上一個護羌校尉了。
劉範想也不想,就道:“陛下,涼州之敗落,不僅在於蠻夷常年襲擾,更在於涼州官員,貪汙**,勾結羌人和當地豪強,興風作‘浪’,無惡不作!故臣請陛下再恩准臣有權罷免及任命各郡縣官員!”
劉宏笑道:“州牧掌握一州之軍政大權,任免太守什麼的,本來就有這個權利,你這個根本就不算作是要求。再說另一個吧!”
劉範暗暗竊喜,他不是不知道州牧能隨意任免下官,只是像趁著今日漢靈帝高興,讓他從法理上再次承認這個官場的潛規則。想起涼州百姓的窮苦,劉範又道:“陛下,涼州荒廢,百姓窮困,食不果腹,衣不蔽體,臣再請陛下免除涼州兩年賦稅!若臣剿滅羌氐之時,但有戰利品繳獲,必當上貢給陛下!”
其實說白了,這就是一個‘交’易,劉範給劉宏戰利品,收了劉範的錢,劉宏就不要涼州人兩年的稅。其實近些年涼州戰火紛飛,百姓們當然也就沒什麼油水,所以賦稅根本就沒有多少,在全國的賦稅構成中還是最小的一部分,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劉宏道:“好!這個朕也準了!”對於視財如命的劉宏來說,涼州賦稅那點油水簡直都是打發叫‘花’子,劉範的戰利品才能滿足他建宮殿、納美人的需求。
劉範道:“臣謝陛下信任。”
劉宏道:“還有嗎?朕今日通通答應你!不用怕誰反對!快說!”
劉範想了想,好像也沒什麼要緊的了,於是道:“謝陛下隆恩,臣已無要求。”
劉宏道:“嗯!好吧!劉卿,今夜朕要為你開個慶功宴,你可得來啊!”
劉範道:“謝陛下賜宴,臣定當赴會。”
……
當夜,劉宏特請了朝廷的大員以及許多漢室宗親,為劉範慶功。在宴會上,劉範在劉焉的接引下,認識了宗正劉虞,以及他的兒子劉和。劉虞字伯安,東海淡人,一生歷任尚書令、光祿勳、宗正、太傅、幽州牧,在天下大‘亂’之後,還曾經差點被袁紹等人推選為新一任皇帝。而現在,他擔任宗正一職,管理皇室事務和一部分財政。
劉虞也是根正苗紅的漢室宗親,治政才幹十分卓越,善於團結民族關係。他在幽州勵‘精’圖治,將幽州治理得達到“夜不閉戶,路不拾遺”的境界,幽州百姓樂享太平。當時,青州和徐州常有戰‘亂’,動‘蕩’不安,北上投奔他的人竟然達到了一百萬人之多。幽州也是和北方少數民族牽扯最多的地方,但劉虞對待烏桓、鮮卑、匈奴、扶余等族都一視同仁,少數民族因此也十分敬重他的人品。當張純、張舉勾結烏桓大人丘力居發動叛‘亂’只之時,劉虞派遣使者與丘力居陳說利弊,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最後,丘力居看在他的面子上撤兵了,一場大動‘亂’隨之消弭,他挽救了整個北方。
也因此,前來剿滅叛‘亂’的時為中郎將的公孫瓚和他結下了樑子,因為叛‘亂’停止了,公孫瓚就無法賺取軍功了。後來,兩人又因對少數民族的意見導致不和:魯莽的公孫瓚主張與之為敵,而有大智慧、大‘胸’襟的劉虞主張聯合。於是,公孫瓚殺了劉虞,幽州人無人不憤怒,痛苦哀傷,如喪考妣。再然後,本是劉虞部下的鮮于銀、閻柔等人,聯合對劉虞十分崇敬的烏桓、鮮卑、扶余、穢貊等少數民族,率領幾萬少數民族士兵攻擊公孫瓚,這一仗,公孫瓚被打得大敗。為了一個漢人,北方遊牧民族興師動眾,這恐怕是史無前例的一次。
劉虞和劉焉相‘交’深厚,對於劉範的崛起也是支援的。劉範知道,歷史列車的軌跡難以改變,劉虞日後肯定要出任幽州牧的,公孫瓚屆時還是要殺劉虞的。但他也不能告訴劉虞,將有一個叫公孫瓚的中郎將,最後殺了你。
劉範又見到了劉表。相對於劉虞,劉表就更加著名了。劉表,字景升,在諸侯即將集結聯軍攻伐董卓時,他被朝廷派去荊州當州牧。當時,荊州的長沙太守孫堅剛殺了荊州刺史,州里‘亂’的很,人心惶惶的。而劉表除了他的州牧的官印以外,什麼都沒有。但劉表很聰明,他聯合了荊州兩個大族,蔡家和蒯家,選賢舉能,與民休養生息,立即將荊州這盤死棋給下活了。後來,他還把一代梟雄孫堅給殺了,引得天下震動。
在去荊州之前,劉表就和劉焉不對付。劉焉故意用一個張魯關閉了漢中郡,朝廷和益州的聯絡就此斷絕,於是劉焉便在益州實現自己的皇帝夢,穿皇帝的服飾,坐皇帝的車。這讓劉表很看不慣,於是他上奏朝廷,援引典故,影‘射’劉焉逾越制度。
後來,甘寧不滿劉焉打擊甘家,帶兵造反,劉表給予了他很大的幫助。當甘寧兵敗之後,劉表還接納甘寧進荊州。可見劉表與劉焉之間的關係有多麼惡劣。劉表仇視劉焉,自然也不會給劉範好臉‘色’看。當劉範準備想和他談談時,他卻無禮地走開了。後來,劉焉告訴他,劉表已經投靠了何進。
本書來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