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急不急,待老夫細細看過再說。”

“……”

侯生臉漲成了豬肝色,無可奈何的點頭。

“草。”

“咳咳……蒙公喚我為小草就好。”

卓草擦了擦額頭的汗,這張嘴就是一個草字,聽得他渾身不自在。這要擱後世,還以為蒙恬這是在罵人咧。

“唔,也好。”

“小草今日所為,堪稱是這些傷卒的救命恩人。現在已近夙食,就讓軍中準備些飯食。軍中飯食粗糙簡單,遠不如關中,可勿要挑剔。”

“自然不會。”

秦國軍中可沒什麼和士卒同甘共苦的說法,有的只是賞罰分明,尊卑有序。後世有位少年將軍戰功赫赫,打的匈奴抱頭鼠竄,卻因為這習慣而遭某些別有用心的人抨擊抹黑。

秦律對飯食有極其詳細且嚴苛的規定,爵位軍職都有對應。無爵無職的尋常伍卒,那就只能眼巴巴的看著別人吃香的喝辣的。這是商君之法,也是為了激勵伍卒奮勇殺敵。在老秦人看來,這都是理所應當的事,無爵者憑什麼和有爵的待遇相同?

當然,這也是有例外的。

比方說大戰在即,將軍也會破例賞賜。大碗喝酒大口吃肉,共同慶祝。上了戰場命就不是自己的了,眼瞅著就要命不久矣,自然得讓他們吃頓飽飯,以此來激勵他們。

若能大獲全勝,同樣也會慶祝。

蒙恬作為上將軍,每日飯食自然極其豐富。以大火炙烤的牛排,上面灑了細細的青鹽。端上來的時候是熱氣騰騰,還散發著股牛肉的香味。北地郡有專門的草場,牛羊比豬還常見。

“這是牛排?”

“尋常的烤牛肉而已。”

蒙恬滿不在乎的擺了擺手。

望著陶盤裡的烤牛排,卓草是瞠目結舌。有烤牛排是理所當然的事,可搭配上刀叉就讓他很詫異了。精緻小巧的匕首約有兩尺長,末端為木柄,還向前有瑪瑙寶石。餐叉與後世也極其相似,只是有三根刺,其餘基本完全相同。

“想不到現在還有刀叉?”

“還望小草莫要見怪。”

“啊?見怪?”

“吾大秦軍風素來如此,以飯箸進食太慢了。用刀叉雖說不雅緻也頗為野蠻,但為求儘快也只得如此。”

“草……”

“怎麼?”

“沒事沒事,繼續吃。”

卓草也是擦了擦額頭上的汗,這就是典型時代不同的緣故。後世一大票人覺得用刀叉吃牛排很高階很雅緻,可現在卻是恰恰相反。因為這時期的文人墨客覺得用刀叉切肉很不雅觀,用筷子夾取小塊的食物再送進嘴裡,則更為雅緻。

還有點很重要,刀叉的話用途比較少,只能用以分取塊狀的食物。像是湯羹裡的菜葉肉食,用刀叉則比較費勁,所以就從刀叉漸漸演變成了筷子。

卓彘可不管這些,他是嫌刀叉太過費勁。無情鐵手抓住滾燙的牛肉,拔刀切而啖之,大口大口的咀嚼著。蒙恬見狀當即頷首讚賞,“真乃壯士也!何故不從軍報國,搏個爵位軍職?”

靠!

當著他的面挖牆腳?!

“小草不讓我從軍。”

“咳咳咳……”

卓草尷尬的踹了卓彘一腳。

“小草,你踹我作甚?”

“吃你的肉去!”

“所以為何不讓他從軍?”

“咳咳,他是九代單傳。家有五十歲的老翁,下有三歲嗷嗷待哺的嬰童。他從軍後若有半分閃失,吾也沒法向他家裡人交代。”

“咳咳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