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卓絳騎著匹矮腳馬,順著羊腸小路朝著伏荼亭而去。他是盲眼宗伯的長子,三年前前往縣城服更役,然後被百將所挑中而前往北地郡屯兵駐守。他與卓草是堂兄堂弟的關係,要年長個兩歲。

只不過,他素來瞧不上卓草。卓草本身就是賈籍,手無縛雞之力。先前雖說搞了個紅薯,畝產得有四五十石,卻不受當地亭長重視。他已想過,這次回去後他便想法子把這紅薯上交給秦廷,絕對能撈個爵位。

卓草眼界不夠廣,格局太小了。

如此寶貝,就該由他發揚光大!

別覺得奇怪,他在北地郡戍守三年,咸陽這塊發生了什麼他壓根都不知情。屢次被派遣至外當做探子,打探匈奴訊息。有次被敵人發現,是他拼死留下抵抗,連殺三名甲士。百將按律將此事上報,卓絳便撈了個上造爵位。

再往後,他又多次立下功勞。

半年前爵至四級不更,在軍中擔任百將。

再往後想要晉升,那就得開戰打仗。

他正準備大展拳腳來著,便收到調令。說是要解甲歸田,返回小澤鄉境內擔任亭長。對於此事,其實卓絳很不樂意。他在軍中明明有大好的前途,為何要離開北地郡,回到那破落的小地方?

當時走的匆忙,很多事他都不知情。

軍中的五百主告訴他,等他回去後自會知曉。

這是幾個意思?

卓絳也不清楚究竟是什麼個情況,就這麼稀裡糊塗的解甲歸田。他也沒太在意,早點回來也是好事。五百主也說了,他要實在不行再回北地郡便可。秦國本身就準備起兵北伐,正是用人之際。他也算精通塞外地形,最適合充當探子。

他這次回來,也是為了報復!

先前他在伏荼亭不受重視,所有人都把卓草捧著,就因為他有那紅薯。他背井離鄉三年,從未給家裡任何訊息。他當時便立下過誓言,不混出名堂來絕對不回伏荼亭。

卓絳就是要證明自己,他比卓草更出色!

那些曾瞧不起他的,都得給他道歉認錯!

嫉妒,使人質壁分離。

卓絳就是如此。

他和卓草沒仇,可他就是眼紅!

他不明白,為何所有人都得讓著卓草?

就因為有些小聰明?

在秦國,商賈和贅婿是最為卑賤的人!

他自幼精通拳腳,哪怕目不識丁以後也能憑軍功撈爵位,手握木牘當個斗食小吏都是綽綽有餘。到那時,卓草怎麼和他比?

可惜,卓氏的人眼界太低。

他這次衣錦還鄉,就是來顯擺的!

就是要證明他們全都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