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歲歲繁華,與國同休(第3/4頁)
章節報錯
接著,王戊手持玉圭走出。
“王卿何意?”
“昔日五大夫卓草獻上祥瑞與耕作之法,其法已入《田律》。律有所寫:每年紅薯至多耕作一輪,而後便需耕種菽豆恢復地力。臣以為此說法頗為可笑,當趁此勢頭繼續耕作!數郡黔首皆是翹首以盼,想著多種上幾輪。”
王戊身為治粟內史,糧種耕作也屬於他的職務範疇。他今年已近五十歲,性格極其古板頑固。他素來喜歡以己度人,覺得自己見多識廣不把旁人放在眼裡。卓草即便獻上祥瑞,他也覺得關於紅薯有諸多不合理的地方。
“臣附議!”
“臣附議!”
“當趁此勢,繼續大規模耕作紅薯!”
支援王戊的自然不少。
甚至連鮑白令之這位博士令都站了出來。
“王卿,朕信五大夫!”
“望上恕罪!”
“王卿有此諫言,乃為國著想,何錯之有?祥瑞本就為卓草所獻,他更是在暗中耕作十餘年。莫非,王卿以為比五大夫更懂得當如何耕作?況且汝等勿要忘了,此次各郡各地皆有耕作,而伏荼亭均產最高,何故?”
這些人紛紛作揖認錯。
說白點,他們只是不相信卓草而已。
因為卓草的年紀,因為他的身份……
“此次紅薯很多很多,耕作過的便先種上輪菽豆。再把種薯分發至還未耕作過的縣鄉,勿要遵守田律種植之法。當地斗食小吏萬萬不得翫忽職守,然貶斥為鬼薪!”
“臣等尊制!”
王戊老老實實作揖行禮,心裡已有分寸。看秦始皇如此信任卓草,他就知道假以時日卓草必能成大器。這麼看來的話,以後還是小心為妙。最好是想辦法能與之結交,對王氏也有好處。
就衝卓草的醫術,這兄弟他都交定了!
王翦自隱退後,常年臥病在床。多年來南征北戰令他也患上不少惡疾,加上年事已高,只怕是再無多少時日可活。去年年初王翦上書,希望能把自己爵位能傳給嫡長孫王離。也就是他,秦始皇方才破例將徹侯爵位完整的給了王離。
“稟上,還有一事。”
屠睢自後面走出,頭戴鶡冠,執半尺紫玉圭。他官至九卿爵至十六級大上造,便有資格執紫玉圭。祥瑞這事先放旁邊,反正秦廷勳貴皆是心知肚明。在他看來,馬具更為重要!
“何事?”
“五大夫卓草獻馬具,乃強秦之術!”
“呵,朕倒是險些忘了。”
馬具這事,秦廷勳貴皆已知曉。秦騰與屠睢昨日還親自當他們的面演示過,憑藉馬鐙馬鞍在演武場是酣戰一場。當然,這都是秦始皇授意的。
馬蹄鐵,能緩解馬蹄磨損。馬鐙與馬鞍則能令騎兵戰力大增,再也不必以雙腿勒馬腹。還有那獨特的木質馬鞍,還能有效穩固身形。屠睢手握丈許長鈹,與秦騰硬碰硬,人卻沒受到什麼影響。若是放到先前,很可能會因此墜馬。
章邯作為新上任的少府看到後,更是瞠目結舌。在他看來馬鐙確實有些製作難度,卻也不算複雜。只要給些時間,就是大規模冶煉都成。至於馬鞍就更簡單了,純粹就是稠木製成,上面鋪層先前的軟墊便可。
卓草可真是太仗義了!
在章邯看來,這不就是卓草白送的政績?他這九卿少府的官職,可以說是因卓草而有。若能再把馬鐙和馬鞍大批次製成,這政績不就來了嗎?
“諸卿想來都見過了?”
“稟上,那馬鐙與馬鞍的確有用。”
“馬蹄鐵也不錯,能大大緩解馬蹄磨損。”
“昨日臣也曾試騎,的確更為穩妥便於騎乘。”馮去疾自後走出,緩緩道:“若能有數千乃至數萬戎馬,便可成建專屬的騎兵。千軍萬馬衝鋒,輔以鐵殳長鈹戰戟,必能所向披靡。”
作為右丞相,昔日他也曾在幕後出謀劃策。昔日長平之戰,白起派奇兵二萬五千人絕趙軍後,又一軍五千騎絕趙壁間。大規模動用騎兵,並且擔任戰場主力,足以抗衡草原胡人!
先前秦始皇曾想調動三十萬大軍,北伐匈奴。若真能組建起成建制的騎兵主力,根本不需要這麼多兵力。五萬銳騎,便能足以橫掃草原。像匈奴的確擅長騎射,可他們論兵器甲冑如何能與秦國相媲美?
接著,蒙毅便自覺走出。
“臣記得,其提出個條件。”
“條件?”
馮去疾微微蹙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