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蘇,你有沒有種感覺?”

“什麼?”

“秦法太過繁瑣複雜。”卓草放下竹簡,哭笑不得道:“你想想,我這麼聰明人的都扛不住。你讓那些黔首如何知曉懂得?可能他們連犯了秦律都不知道,便被直接扣押。雖說會有當地小吏隔三差五教導他們,可作用有多少?就說卓彘吧,他先前連自己的名字都不會寫,你讓他懂秦律?”

“只要他們老實本分,做好分內之事,自不會有影響。”

扶蘇顯得很平靜。他終究是秦國公子,自幼研習秦律。雖說和儒生走的很近,卻也不至於把自家攤子給掀了。秦法乃秦國強大之根本,不是說變就能變的。

“此事很可笑。”

“可笑?”

“不懂律法的黔首因為不慎觸犯秦律而被充為刑徒,大半輩子為秦國無償勞作。而這,反而會成為當地官吏的政績,不可笑嗎?”

扶蘇沒有說話。

縱然他覺得這是錯的,可又能如何去改變?

“商君所提的馭民五術,終究會害人害己。秦國因此而強,或許也會因此而亡。不給老百姓活路的,結果就是誰也別活。”

卓草深深的嘆口氣。

看的越多,他心裡就越涼。他現在是爵至五大夫,甭管如何都能混的很好。很多秦律更加約束不到他,就算犯下死罪他都能以爵位相抵。

可那些老百姓呢?

因為觸犯秦律,就要被貶為刑徒!

他們會成為秦國磚石,為秦國基業添磚加瓦。

看,長城輝煌嗎?

城下是無數刑徒的累累屍骸。

秦始皇陵,輝煌嗎?

足足五十萬刑徒在驪山服役!

這些刑徒大部分都是青壯,還有老弱婦孺。

秦律有好的也有壞的,如果能普及教育,這自然是好的。透過教育的方式令稚生知曉秦律的內容,特別是和他們生活息息相關的更是重中之重。他們懂了,也就能提醒身邊的親朋好友。

“前幾日你我二人碰到的案子,你可還記得?有少年不慎闖入禁苑,並且射殺了狐兔,險些被當場射殺。那少年不過十二歲,壓根不知道自己闖禍。縱然還未成丁,依舊要被充入隱宮。若非給喜君幾分面子,只怕是……”

扶蘇沒有任何笑容。

其實不是給喜君面子,是給他長公子面子!

這得虧他們倆路過,否則這少年便毀了。他是追捕狐兔,不慎闖入禁苑範圍。狐兔則是他在禁苑外看見的,並非是禁苑內的。卓草便利用這點詭辯,最後方才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所以我覺得還是得受教育,哪怕不能成材,也好過無意觸犯秦律受罰來的強。秦律乃是國之根本,就算左右丞相也不敢輕易動之。稚生懂得秦律後,我們還得佈置回家作業。讓他們告知家裡親眷,若是親眷學的不好就懲罰他們。”

“你是不知道,先前有小吏來講述秦律。那態度簡直蠻橫的不像話,我就多嘴問了兩句就被他狠噴。說是來講述秦律,純粹是他說我們聽。等說完後他就拍拍屁股走人咧,裡內九成九的人壓根就沒聽懂。”

聽到卓草吐槽,扶蘇無奈嘆氣。這類事,他並非是頭次聽說。宣揚律法的小吏不耐煩,聽律法的黔首也不認真,甚至是懶得去聽,覺得這事耽誤時間。

不光他們覺得如此,很多博士乃至官吏都是如此認為的。想著黔首隻要老實本分任勞任怨的耕種,那麼就不會觸犯律法。

實際上,哪會這麼容易的?

有人因為二月份上山砍樹掏鳥蛋,就被貲一甲。結果家裡頭沒錢賠償,那就直接充為刑徒抵債。如果自帶飯的話,一天能低八錢。若是由秦國管飯的話,那每天只能低六錢。算上來回路程,他少說得給秦國幹大半年的苦力!

“小草,你這想法倒是沒什麼問題。稚生是最容易學習的時候,教會了他們,也就等同於教會他們的家人。口口相傳下,自然能有所成效。”

扶蘇點頭讚許,覺得這計策不錯。

就在兩人交談甚歡談論著未來規劃的時候,就聽到不合時宜的聲音自外面響起。

“哈哈,瓜慫快出來。看看是誰回來咧?!”

卓草與扶蘇同時抬起頭來。

我爹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