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事便不管了,若他真的不成材也沒必要再回咸陽。另外,朕昨日收到河東郡守來信。說是冰雪消融至河水氾濫,辛虧他們寒冬加固堤壩方才未曾釀成大禍。呵呵,這可是卓草的功勞。”

“的確如此,其總有種種奇思妙想。只是其心思不在正途上,總想著鑽空子。身為秦吏不主動檢舉,卻是三番五次的利用秦律而得利,非忠臣也!”

“如丞相所言,他當如何?”

“為奸臣!”

“哈哈,奸臣?”

秦始皇只是笑了笑,望著空蕩蕩的宮闕。遙想當年他還未完全掌權,那時的李斯也只是呂不韋門下小吏。他偶然撞見發酒瘋的李斯,各種針砭時弊。自那後,二人共議朝政,李斯更是為他出謀劃策。

在間諜鄭國暴露後,秦始皇大怒要遣退所有六國名仕大賢,後來還是李斯進言《諫逐客書》。若無李斯,這六國能滅,卻要更廢力氣。而今拜相封侯,也算是對他的認可。

“奸臣,用的好能利國利民。若是用的不好,則如郭開因利而叛國。乃至禍國殃民,民不聊生!卓草便為奸臣,以權謀私,奸詐無比!”

提到卓草,李斯便各種倒苦水。

這真不能怪李斯,誰讓卓草天天讓他加班的?

李斯算是好的,也就嘴上噴兩句而已。

要知道楊端和可早就忍不了了!

若非秦始皇敕令,只怕早早提劍去涇陽找卓草算賬去咧。明明是秦吏當以身作則,可這混小子卻天天變著法子的鑽空子為自己謀利。大秦,何時出現過如此奸詐之臣?

“丞相之言,倒是的確如此。”

“其有大才,卻不得不防。陛下勿要忘記,他曾暗中私藏紅薯十萬石,還有各種糧食。另外,更是暗藏豫州鼎!只怕是有謀逆之心!”

“呵,現在不會了。”

秦始皇自信一笑,揮手示意李斯退下。

他知道李斯這麼做的原因,除開他說的無非就是擔心自己地位受到影響。李斯一路爬上來吃盡苦頭,本就是楚國小吏,後來師從荀子學**王之術。

來至秦國後,也是當呂不韋門下小吏,二十多年方有今日成就。如果卓草繼續發展下去,終有一日會威脅到他!

秦始皇翻閱著竹簡,冷冷一笑……

……

涇陽。

黥痣站在旁邊,望著胡亥賣力的推著糞車,無動於衷。他其實不叫這名字,只是因為他被黥面過,再加上臉上有塊黑痣,所以當地都稱呼他為黥痣。

他並非是涇陽人士,而是來自九江郡。他還有位胞弟,因為他受到連坐刑罰也被黥面。兄弟倆被貶為刑徒,被拉至驪山給皇帝修皇陵。他的胞弟卻是滿不在乎,天天嚷嚷著說有人給他算過命。只要他被黥面後,就能稱王!

黥痣從來是不信這話的,他們家先前也是曾闊綽過的。最起碼是有氏有姓,在當地也算小有名氣。自秦滅楚後,他們的日子是大不如前。否則,也犯不著違反禁令上山捕獵被抓。

秦國對生態保護這塊也有專門的律法,比方說春天不準砍伐樹木。不到夏季,不準燒草作為肥料。不準採剛發芽的植物,或捉取幼獸、卵……黥痣就是殺了幼鹿,然後被抓。按規矩其實只要貲二甲便可,只是他們家沒錢,倆兄弟就被充作刑徒。

黥痣受過諸多苦難,在驪山吃盡了苦頭。所以,他現在也算是認命了,雖說這掏糞工不太體面,卻也總比窮死餓死來的強。每日工作好後便可歇息,連腳鐐都被卓草給取了下來。

一日三餐都有人給送來,半指厚的大肥肉能吃到飽。還有大腸小腸這些下水那都是他的最愛,特別是豬大腸油水十足。他是做夢都沒想到,他這刑徒當的好好的,現在還能一天吃三頓飯?關鍵是頓頓還有肉,還能吃到飽!

除開在這,反正別的地方不可能有。上個月他還拿了工錢,不算太多卻也足足有兩百錢。對他來說,這已經是筆極其難得的財富了。作為刑徒那可是連個銅板都沒有,只管飯。吃的是糲米,配的是菜羹。

至於肉醬?

那得看上頭的心情,心情好便施給他們些。

望著胡亥這蹩腳的動作,黥痣不住搖頭。

真笨吶!

胡亥賣力的用糞瓢去掏,反而是撒的遍地都是。將匏瓜分成兩半後就成了巹也就是瓢,所謂的合巹酒,就是用的這玩意兒。看胡亥這模樣,黥痣看了就頭疼。這就不是來幫他的,分明是來搗亂的!

按他正常的流程走,有時一個上午便能搞定。下午他就睡個懶覺,起來後再幹點雜活,比如說餵牛餵馬或者幫人做點農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