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你的意思是,姬誦御駕親征了?”

虎國王宮中,在聽完前線斥候傳回來的訊息之後,虎王忍不住皺眉道:

“你可曾查清楚,姬周到底出動了多少軍隊?”

“這個……小人倒是不曾看清。”

斥候搖了搖頭道:

“姬周的軍隊分好幾撥行軍,而且這些人打的旗號也不一樣,小人壓根就沒辦法認清。”

“好吧,我知道了。”

虎王聞言,先是揮了揮手,示意斥候退下,而後對著一旁的子楚問道:

“此事,你怎麼看。”

“還能怎麼看,所謂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姬周既然來了,那麼咱們只要打回去就可以了。”

被點到名的子楚笑著說道:

“根據我國在中原的探子傳回來的訊息,姬周這次攏共出動了六個師,也就是一萬五千人的隊伍。再加上其他隨軍的曾國、陳國、息國等小國的軍隊,姬周這次出動的軍隊規模大概在一萬七千人左右,不到兩萬。這麼點人,對於貴國來說,想來應該不算什麼吧?”

虎國有人口十萬,理論上可以動員出將近2萬的青壯年參軍,再加上是本土作戰,因此表面看起來虎國應該不怕姬周才是。

當然,這也只是理論上罷了。事實上姬周因為實行的是貴族兵制的緣故,因此他的軍隊的戰鬥力是要強於包括殷商在內的其他同時代國家的。從這個角度來說的話,虎國的這2萬人如果放開架勢來打的話,還真不一定是姬周那一萬七千人的對手。

但問題是虎王不知道啊,他自己以及以往交手的物件,包括當初的中原霸主商朝採用的都是平民兵制,因此虎王就自然而然地認為姬周採取的也是與自己同樣的兵制了。在兵制相同的情況下,自己這邊非但有人數優勢,而且還有本土作戰的便利,因此在聽到子楚的話之後虎王非但沒覺得有什麼不妥,反而非常認真地點頭贊同道:

“言之有理!”

說完,他便開始招呼自己的下屬,讓他們回去召集軍隊,準備與姬周來上一場。

這個時代的戰爭鮮有攻堅亦或是消耗戰的,絕大多數情況下對戰雙方採取的都是約定好時間地點,然後準時抵達戰場打一場的戰術。包括當初的牧野之戰,明明姬周軍隊遠道而來,殷商只要拖住就能將其耗死,但紂王依舊選擇了率軍出城,在牧野這個地方與姬周大戰一場,可見時代風氣如此。

這次也是一樣,在將國中的軍隊召集得差不多之後,虎王立馬就派了一個信使,給遠在曾國的姬誦送信,與對方約定好了時間地點,等待對方過來大戰。

“這荊楚蠻夷,倒是有幾分膽魄!”

收到戰書的姬誦一邊將戰書傳遞下去,一邊笑著對眾臣說道:

“以蠻夷對我華夏,這不是拿雞蛋碰石頭嗎?諸位愛卿對此,可有什麼看法?”

眾臣輪流看了一遍虎方送來的戰書,在確定了對方約定的戰場沒有什麼問題之後,全都搖了搖頭,異口同聲道:

“啟稟大王,臣等沒有意見。”

“既如此……”

姬誦聞言,當即將長劍從腰間抽出,而後高聲道:

“傳令下去,今晚殺牛宰羊,犒賞全軍,明日一早,大軍啟程,準備趕往戰場,與虎方蠻夷一決高下!”

“喏!”

眾臣聞言,皆高聲應道。

上頭既然有了決斷,下面的人辦起事來自然也就會快上許多。當晚姬周軍中就飄出了陣陣牛羊肉的香味,以及酒碗對碰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