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9.周公吐哺(第1/2頁)
章節報錯
三公帶頭,諸侯拜服,接下來的劇情也就順理成章了。姬誦先是以自己年紀尚小,且三公勞苦功高,又是武王的託孤大臣為名,表示自己堅決不肯親政。
而三公和諸侯們則是表示姬誦已經擁有了親政的能力,且還是天命所歸的天子,不親政不行。
最終在雙方你推我讓之後,姬誦“不得已”接過三公手中的權力,表示自己願意親政。
“予一人雖已親政,然而外面之事還是要請諸侯愛卿多多擔待啊。”
接過權力的姬誦端坐在王座之上,對著下方的諸侯們說道:
“過幾日便是予一人的婚禮,等婚禮之後,諸位愛卿就要返回自己的封地了。屆時還望諸位愛卿內修文德,外治武備,以此來吸納野人,震懾蠻夷,保衛一方平安。”
“喏,臣等謹遵旨意!”
姬誦說得都是以前周公說的話,因此諸侯們也都按照以往的說辭回答了一遍,陪姬誦走完了一次流程。
“至於王叔……您之後有什麼打算嗎?”
在和諸侯們客套完之後,姬誦轉頭對著周公說道。
“臣想返回成周,在那裡繼續完善我姬周的禮樂制度,還請大王應允。”
周公拱手答道。
“完善禮樂制度麼?”
聽到這話,姬誦低聲呢喃了一聲,而後開口道:
“成周遠離鎬京,且又是新建之城,人丁稀少,怕是不利於王叔制定禮樂制度。這樣吧,王叔的封地在周原,而文武王的王陵也恰好埋在那附近,不如請王叔返回封地,在那裡制定禮樂制度,王叔以為如何?”
返回……封地?
聽到這話,周公不由一陣頭昏目眩。不過此時姬誦已經親政,他再也不能像之前攝政那般否決姬誦的決定了,無奈之下,當即只能拱手行禮道:
“臣……多謝大王恩典……”
“王叔不必如此,當初若非王叔力挽狂瀾,如今我姬週會變成什麼樣子還不一定呢。”
這時候,或許是真的想起了周公的好,亦或者是為了收買人心,姬誦竟然真的當眾哭了出來:
“王叔此去,身負為我姬周制定禮樂制度的重擔,怕是輕易不能回京了。為表予一人內心愧疚,予一人決定加封王叔的子嗣為諸侯。”
說著,姬誦便裝模作樣地低頭思索了一會兒,而後抬頭道:
“伯禽已經就任魯國國君,予一人便不做改動了。王叔次子將來是要繼承王叔周公爵位的,予一人也就不再加封了。至於剩下的那些人麼……著,封王叔三子伯瞵於凡地,建立凡國,伯爵。封王叔四子伯齡於蔣地,建立蔣國,伯爵。封王叔五子於……”
隨著王令一條條被頒佈出來,周公的孩子們也一個個被冊封為了新的諸侯。
歷史上姬週一共冊封過三次諸侯,其中第一次是武王伐紂之後,武王將自己的兄弟分封在了各地。第二次是平定三監之亂之後,周公將自己的長子以及其他的姬周宗室子弟分封在了新徵服的土地上。至於第三次麼,則是在周公死後,姬誦為了表彰周公的功績,將他的兒子們都冊封成了新的諸侯。
而這三次冊封的諸侯,則被分別稱為文之昭,武之穆,周公之胤。
如今姬誦所做的,就是將歷史上在周公死後發生的事情給提前了而已。
“臣……多謝大王恩典……”
雖然姬誦冊封的是自己的孩子,但是周公的心中卻沒有絲毫的喜悅。因為他的內心非常清楚,姬誦如今對自己越好,自己之後的生活只怕會越悲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