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齊聲高呼。

“為了將來北伐時我宜國可以減少在路途上的損耗,因此予一人決定,特意組建一個造船司,以此來研發可以安全在海上航行的海船。”

商離環視了眾人一眼,而後對著子舟說道:

“子舟。”

“臣在。”

子舟上前一步。

“你畢竟有過出海經驗,因此予一人暫時決定由你來擔任造船司的主官。”

商離看著子舟道:

“稍後你可以去王叔那裡,向他討要擅長造船的留國奴隸,以此來協助你製造海船。”

“臣領旨!”

子舟叩拜謝道。

“先別忙著謝恩。”

商離搖了搖頭:

“造船之事畢竟關係到我宜國將來的戰略抉擇,因此絕對不容有失。那些留國奴隸雖然擅長造船,但是他們會的也只是祖輩流傳下來的造船法罷了。光靠那些知識,是造不出新式海船來的。因此造船之事你可以依靠他們,卻又不能過度依靠他們。”

“那請問王上,不依靠他們的話,臣又應當依靠誰呢?”

子舟恭聲問道。

“靠自己。”

商離嚴肅道。

“靠自己?”

子舟一愣:

“可是臣並不會造船啊。”

“你確實不會,但是你畢竟出過海,並且還遭受過風暴,因此你對海船需要什麼樣的效能非常瞭解。”

商離沉聲道:

“有這些經驗在,你就知道自己需要什麼樣的海船,不至於造出中看不中用的海船。至於不會造船這個問題,其實也很好解決。只要你肯到王宮門前來參加學習,再加上那些奴隸的經驗支援,想來你應當可以很快就入門海船製造技術才是。”

造船無非就是兩點,一是理論支撐,二是經驗支援。經驗這方面有留國奴隸以及子舟自己的經歷在,想來應當是不太缺的。至於理論啥的……商離表示,雖然自己無法教會子舟如何造船,但是讓他掌握數學這個征服自然的神器還是沒問題的。而只要掌握了數學,再加上留國奴隸提供的經驗,就運算元舟造不出後世那種可以遠洋航行的船隻,但是造出可以安全航行於長江入海口與淮河入海口之間的船隻應當還是不難的,

而有了那樣的海船之後,商離就能將開鑿邗溝的計劃無限延後了。畢竟歷史上之所以開考邗溝,純粹只是因為以但是吳國的技術無法造出可以航行於長江入海口與淮河入海口之間的船隻罷了,否則吳國吃飽了撐的,才會去花那麼大的力氣挖運河。

“吳國的技術水平應當是要超遠目前的宜國的,不過這並不意味著他們做不出的事情我宜國就也做不出了。畢竟他們造船那是純粹的經驗積累,透過不斷的試錯來獲得些許的提升。而我宜國不同,在數學的計算之下,很多不必要的試錯就都可以直接免去,進而節省在技術提升上的消耗,縮短造出合格海船的時間。”

在子舟領旨謝恩,且隨著其他人一起退下之後,商離摸著自己的下巴想道:

“不急,如今距離北伐還有十幾年的時間。只要中途別發生意外,國家應當是可以在十幾年內造出合格的海船才對的。”

紫筆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