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9.流水線生產(第2/2頁)
章節報錯
“若非您提出了那個什麼‘流水線’生產的概念,咱們也不能搞出這種完美的工序配置不是。”
“哈哈,你啊。”
商離笑著搖了搖頭,算是接受了對方的馬屁,而後繼續問道:
“對了,肥皂製作工坊那邊怎麼樣了?也是如同這邊一般進行流水線分工嗎?”
流水線概念是商離在榨油工作開始之前提出的,目的就是以此來提升宜國的整體生產效率。
不過具體到細節操作上,商離卻並沒有做過多的干涉。
原因很簡單,上位者需要的是識人用人,而不是事事親力親為。否則即便是諸葛丞相那樣的英傑,也會活生生將自己累死。
宜國條件有些,沒有太多的人才可以讓商離去識別並且使用,因此商離只能更進一步,親自去培養可堪一用的人才,比如那些在王宮前接受教育的孩子。
但是孩子的成長是需要時間的,而商離又等不了那麼久,因此無奈之下,商離只能轉而培養起如今宜國現有的官員。而這次的流水線生產肥皂事件,就是商離做出的一個嘗試。
只是令商離沒想到的是,宜國官員們的悟性竟然如此之高,他這邊只是簡單地丟擲了一個概念,他們竟然就已經成功地將流水線給搞出來了。
“應該說真不愧是秦國祖宗的同族嗎?”
商離忍不住在心中感慨道:
“對於流水線的領悟能夠就是要高於一般人。”
戰國時的秦國是世界上第一個實現流水線生產的國家,憑藉著這套先進的生產模式,秦國製造出了大量的制式兵器,為秦軍的戰鬥力提供了保障。
而身為秦國老祖宗的同族,宜國的這些官員似乎對流水線的生產模式有著遠超常人的領悟能力。商離這邊還只是提出一個概念呢,他們就已經自行將其中的細節給自信補足了,省去了商離大量的精力。
“不錯,肥皂製作工坊那邊採取的也是流水線的生產模式,王上可是要過去看看?”
官員恭敬地回答道。
“這是自然。”
商離點了點頭,都已經走到這裡了,他自然沒有不去隔壁看看的道理。
想到這裡,商離便直接一步跨出,離開了這個榨油工坊,朝著隔壁的肥皂製作工坊走去。
剛一進門,商離就被空中漂浮著的草木灰嗆了一口。不用問,這些一定是從隔壁送過來的,製作鹼液用的草木灰。
菜籽榨油過程中一共需要經過兩次加熱,一次是炒菜籽,目的是蒸乾菜籽中的水分,一次是蒸粉餅,目的是讓蒸出來的粉餅更加容易壓榨。
至於這兩道工序中產生的草木灰,則是被商離送到了隔壁的肥皂製作工坊,以此來生產製作肥皂所必須的鹼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