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5.扶海洲(第2/2頁)
章節報錯
商離端起一旁的茶杯抿了一口,而後繼續說道:
“如果能夠將這裡改造成鹽場的話,那麼我們宜國就能最大程度地縮短食鹽的運輸途。”
沒錯,商離所指的海島,正是後世江蘇省南通市的如東縣!
在後世,這裡是中國大陸的一部分,與其他省市陸地相連。但是在這個時代,這裡是一個正兒八經的海島,孤懸大海之外。
這片區域要想與陸地相連,至少還要再等上兩千年的時間。等黃河奪淮入海,裹挾著大量的泥沙將江蘇省的海岸線往東推之後,這裡才會與陸地相碰頭。在此之前,這裡一直都是海島,一個名叫扶海洲的海島。
“此處確實距離我宜國最近,但是”
在聽到商離的話之後,子舟並未表露出過多的興奮之色,反而一臉擔憂地說道:
“此處距離陸地是不是太近了點?如果不出意外的話,這裡是極有可能會有部落聚居的。”
扶海洲距離陸地滿打滿算也就十幾公里的海程,哪怕是這個時代的工具,想要渡過這道海峽也不是什麼難事。
“要不,咱們去遠一點的地方找海島吧。”
在否定了扶海洲之後,子舟指著海圖上的另外一個大島道:
“此島距離陸地較遠,並且面積還非常大,有較大機率存在淡水。如果我們在那裡開闢鹽場的話,不僅可以避免因為當地土著襲擾而帶來的不必要麻煩,最重要的是還能解決駐守戰士的喝水問題,可以說是一舉兩得。”
子舟所指的海島位於錢塘江入海口外,距離陸地有好幾百裡遠,正是舟山列島北部的嵊泗列島中的泗礁山。
在子舟看來,泗礁山遠離大陸,孤懸海外,而且規模也不小,是最佳的鹽場開闢場所。
至於嵊泗列島南邊的舟山列島,大固然是大了,但是距離陸地也更近了一些。相應的,其中存在原住民的機率也就更大了一些。如今的宜國國力有限,外加海島還孤懸海外無法及時得到國內的支援,因此思來想去,子舟最終還是覺得挑選一個遠離大陸的海島要更加穩妥一些。
“不,我們不去那裡。”
商離搖了搖頭道:
“亦或者說,若非萬不得已,我們不去那裡。”
“為何?”
子舟不由問道。
“因為那裡,大機率有百越人聚居。”
商離沉聲道。
身為穿越者,商離自然不可能不知道良渚文明的分佈範圍。根據後世的考古發現,北至常州,南至紹興寧波,西至杭州餘杭,東至舟山列島,後世狹義上的長江三角洲地區,在上古時期全都在良渚文明的勢力範圍內。
泗礁山如何商離並不清楚,但是商離知道,單單就舟山主島,就曾被發現過兩處良渚文明的遺址。除此之外,舟山島北邊的岱山島,也曾出土過一處良渚遺址。
換句話說,單就舟山列島,就被髮掘出了三處良渚文明的遺址。身為舟山列島中的一員,泗礁山很難說就沒有良渚部落聚居了。
與其去那邊碰一鼻子灰回來,還不如一開始就先去探查扶海洲。至少直到商離穿越的那個時間段為止,人們都不曾在扶海洲上發現商周時期的人類活動遺址。
首發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