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有煤就有希望
章節報錯
子和的動作很快,在商離讓他去紫金山尋找煤礦半個月之後,他便帶人抬著一筐黑漆漆的煤炭回到了王宮之中,並且將其放在了商離的面前。
“王上請看,這便是我們在紫金山南麓找到的煤炭。”
子和指著竹筐中的煤炭道:
“根據我們的測試,這東西確實如同王上所說的那樣可以燃燒,並且還能燃燒非常長的時間。”
“哦?這麼快?”
聞言,商離快速走到竹筐前,抓起筐中的煤炭,仔細檢查了起來:
“唔,不錯,確實是這個東西沒錯,話說你們是怎麼做到這麼快找到煤炭的?”
紫金山有煤礦不假,但是那煤礦卻並非裸露在外,而是沉埋於地下的。在商離的預想中,子和他們就算能找到煤礦,想來也應該是幾個月之後的事情了,結果沒想到只是短短的半個月,他們便找到了深藏在地表之下的煤礦,這不得不令商離感到好奇。
“其實這煤礦並非是我們找到的。”
這年頭的人不興冒功,因此在聽到商離的話之後子和立馬解釋道:
“真正找到煤炭的是子壩的人。原本他們的人正在紫金山腳下挖土修建水壩呢,結果卻沒想到竟然挖到了一坨黑漆漆的石頭。他們的人以為這是不祥的徵兆,因此便沒有繼續在那個地方深入挖掘,而是換了一個地方重新挖土。”
“只是令他們沒想到的是,重新挖土的地方竟然又挖出了那種黑漆漆的石頭。這下子子壩的人不敢挖了,以為這是天神即將降罪的徵兆。子壩用鞭子抽打那些奴隸無果之後,最終也放棄了逼迫那些奴隸挖土的打算,而是收拾起了行李,準備回國向您彙報這件事。”
“後來的事情就很簡單了,在回國的途中子壩正好遇到了前往他們那個方向尋找煤礦的我們,在聽完子壩的敘述之後,我立馬就意識到了那種黑漆漆的石頭極有可能就是王上您之前所說的煤炭,於是我便攔住了子壩,要求和他回去看看那種黑色的石頭。”
“子壩拗不過我,最終只能答應與我一同回去。在見到那種黑色的石頭之後,我立馬便想起了王上您之前所說的話,於是便拿出木燧準備將其點燃。原本我只是抱著試一試的態度的,結果卻沒想到那東西竟然真的可以點燃,並且還能燃燒很長的時間!”
“江東確實溫暖,但是山上卻比山下要寒冷許多。那些跟著子壩上山挖土的越人奴隸由於穿的不多,因此都被山上的冷氣凍得鼻子通紅。如今眼見那黑色的石頭可以燃燒,並且還能燃燒很久,那些越人奴隸便再也不提天神降罪的事情了,全都瘋狂地跑到煤礦前,發瘋似地挖掘了起來。”
“後來還是子壩出面,說是會派人專門挖掘煤炭,並且將其放置在挖土場地中央,將其點燃,以此來為挖土的越人奴隸供暖,這才讓那些越人奴隸冷靜下來,乖乖地聽從子壩的命令回去挖土呢。”
子壩是商離新任命的負責宜國水壩修築的貴族官員,原名叫做“召”。不過在被商離任命成專門修築水壩的官員之後,他便主動將自己的名字改成了“壩”,也不知道是不是想用這個名字來佔別人的便宜。
至於那些越人奴隸,則是商離特意撥給子壩讓他用來修築水壩的。
在商離的規劃中,今年之內宜國是要同時修築起兩道水壩的。其中第一道建造在南京的東南方向,秦淮河的上游,以此來攔截來自上游的洪水。
至於第二道水壩,則是被商離建造在了南京城的東面,紫金山的南麓。這裡雖然看起來水流量不像南京城東南方向的秦淮河主幹道那麼豐沛,但是由於紫金山的存在,這裡實際上儲存的水量也是非常驚人的。一旦山洪暴發,其對南京城的威脅可能反而會比上游的洪水要更大一些。再加上這裡距離南京城要更近一些,因此商離也是將建造水壩的重心放在了這裡。
也正是因為這樣,子壩這個負責水壩修築的官員才會常駐在紫金山南麓,而不是秦淮河上游。
“想不到其中竟然還有這麼多的趣事。”
聽完子和的彙報,商離先是嘆了一口氣,而後對著身旁的衛兵說道:
“去,將這筐煤炭送到水泥窯中去,告訴那裡的工匠,今後就用煤炭燒製水泥,不要再用木炭了。”
“喏!”
衛兵領命,而後便扛起了這筐煤炭,朝著水泥窯的方向走去。
“聽你所言,紫金山上的煤炭儲量似乎非常多?”
在吩咐完正事之後,商離重新轉頭對著子和說道:
“依你之見,我們宜國每天能從紫金山上挖回多少煤炭?”
“如果單純只是挖的話,咱們宜國每天少說能夠挖出上百筐煤炭。”
子和簡單估算了一下宜國如今能夠調動的勞動力,而後回答道:
“只是挖煤好挖,運煤卻不好運。單就將煤運出山中這一項,一筐煤炭就需要一個人工花上好幾天的時間才能完成。更別說出了山之後,還有好幾十裡的地要走了。就算如今咱們宜國所有可以調動的人力都去山中挖煤,一個月下來只怕也最多隻能運回來百來筐煤,再多便是不能了。”
如今宜國絕大多數的人力都被派出去修築水壩了,剩下來的人不是在打鐵就是在燒製水泥,可以被調去挖煤的人極少,因此子和的話倒也不算誇張。
“這樣麼?”
聽完子和的敘述,商離沉吟了一會兒,而後說道:
“如果我能幫你解決從山腳到國中的這段距離的話,那麼挖煤的速度是不是就會更快一些?”
紫金山南麓有一條白水河,這條河會於七橋甕溼地附近匯入秦淮河,最終流向大海。
而商離要做的,就是在白水河北岸修建一個港口,在那裡將從山上運下來的煤炭裝船,而後走水路將其送回城中,以此來減少煤炭在運輸途中的損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