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公元前的天空(第2/2頁)
章節報錯
或許是由於他本身年紀就很大——伐紂之前就已經超過五十歲了——或許是由於得天下之後精神壓力太大,生怕落得和商紂一樣的下場,亦或者是兩者兼而有之,總之在成為天子之後僅僅三年,周武王姬發就掛了,只留下一個未成年的兒子周成王繼承王位。
武王之死無異於一場大地震,之前被姬發教訓得頭都抬不起來的商朝遺民頓時手舞足蹈。
你不是說天命在你嗎?你不是說你順應天命嗎?就這?就這?
天命就是這麼個在你法?
哦,不對,或許當時天命真的在你,但問題是你承受不住啊!
總而言之,武王之死讓原本就對周人不服的商朝遺民蠢蠢欲動,準備起兵造反。
如果僅僅只是這樣的話,情況還不至於太糟,畢竟武王雖死,但是周人的大軍還在,還是可以與之相抗衡的。
可問題是,周人也內訌了。
起因是攝政權的歸屬問題,武王有很多個弟弟,其中有一個非常有名的叫周旦,也就是後世所稱的周公。
在所有的弟弟中,周公的能力是最強的。但問題是,他不是最大的。
周文王姬昌的大兒子是伯邑考,很早就死了。二兒子是周武王姬發,三兒子是管鮮,老四才是周旦。
按理說,老二姬發掛了,根據周人的“親親”傳統,就算要讓兄弟攝政,那也應該由老三管鮮來啊,但是當時管鮮正和其他兩個兄弟監視武庚,不在關中。再加上姜太公呂尚和召公奭的支援,最終周公成了攝政。
這下管鮮不幹了,再加上武庚和其他的商朝遺民密謀造反,兩邊一合計,於是就直接結盟了。
看守監獄的獄卒夥同犯人一起造反,這也是開了歷史的先河了。
聯軍的聲勢極其浩大,根據史料記載,除了三監以及武庚的軍隊之外,遠在山東的奄國,蒲姑國,以及其他的東夷各部,全都一起反了。
一時之間,新興的周朝的疆域縮水了三分之二,甚至是四分之三還要多。
一般人見到這種狀況,指不定腿都軟了。但周公是誰?那可是千古流芳的聖人!再加上身邊還有姜太公這位絕世猛將在,於是周公在解決了朝中的議和派之後,便帶兵出征了。
武王死在公元前1043年,戰爭爆發在公元前1042年,而周公擊敗三監與武庚的聯軍,則是在公元前1041年。
在解決了主要敵人之後,周公並沒有停下出徵的腳步,而是於今年,也就是公元前1040年,繼續帶兵東征東夷,滅了商人最後的據點:奄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