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前排提示:萬字章節!

........

石室中央,只有一株兩片葉子的小草,在兩種氣流下微微搖擺。

黎心児死死地盯住那紅藍二氣的正中間:“啊——那是——那是寒陽草!”

苗洛也注意到那株小草:“這就是寒陽草?”

顯然苗洛知道寒陽草的功效,正用詭異的甚至是看好戲的眼神盯著韓師業二人。

寒陽草能重塑人體陰陽,此草必須兩人同時服用才行,而且必須是心意相通的二人,若是其中有一人心有旁騖,便會被強大的藥力衝擊而死,只有心意相通相互交融,慢慢融合這兩股極致的氣息才能活下來。

若撐下來,可以治癒身體所有的暗傷,讓人重新活一次,治療韓師業體內的傷不值一提。

苗洛算是看出了:“難怪這巨蟒會被困在這個地方,異獸也是可以採集寒陽草,而且異獸心思簡單,比較人類更加容易。這裡只有他一個,雖然之前還有一條巨蟒,可是他倆明顯不對付,所以是這天地奇株阻擋了他。”

苗洛轉頭看向黎心児,這次幸虧有她,如果是三名男子進來的話,估計巨蟒直接把他們吞了,因為同性幾乎是無法採集寒陽草的,畢竟兩個男人心意相通聽著有點——

“嘶——嘶——”

巨蟒輕吐舌信,用大腦袋輕輕推著黎心児,讓她趕緊上前將這株寒陽草採下,這樣炎熱和寒冷這兩股氣息就會消失,便能夠出去。

黎心児見此異草也是滿心驚喜,緩緩向它走去。

一開始寒陽草離得較遠,感覺還能接受,但越是靠近它,越能夠感覺這兩股氣息的恐怖,黎心児停下腳步,若是一意孤行,強行採取寒陽草,會被寒陽草的寒氣化作冰雕,五臟六腑燒為灰燼。

韓師業聽了苗洛的話,朝著她大喊:“心児,快將這草摘下來吧!”

不知者無罪,韓師業這話卻讓黎心児羞的滿臉通紅。

巨蟒顯然也知道這寒陽草怎麼摘,不過他並不清楚黎心児喜歡誰,所以就將韓師業和苗洛兩個人一起往前推,不管怎樣,讓黎心児去選就行了,總會有一個人能陪她一起去。

苗洛看著巨蟒不斷地推著自己,哭笑不得,連忙擺手搖頭:“前輩,你可別玩我了,我都是他倆的叔叔輩了。”

巨蟒卻不管他的意思,一個勁地推,這也難怪,被困這麼長時間,終於有出去的希望了,誰不激動。

“前輩,我真的不是!”苗洛可是知道寒陽草的特性的,他可不想平白無故遭那罪,不過在他看來,黎心児與韓師業的感情應該足以將寒陽草摘下,“前輩你饒了我吧!”

巨蟒將苗洛一直推阻,也不再強迫他,碩大的頭顱左右遲疑,那動作很是好笑。

苗洛原地坐了下來,背靠著巨蟒的頭:“前輩,咱們在這兒等等就好了。他們一定可以的。”巨蟒並不介意,趴在地上默默地注視著韓師業二人。

黎心児拉著韓師業來到寒陽草邊上坐了下來,兩人內氣自發運轉,共同抵禦著寒陽草的侵蝕。

黎心児沒有著急,笑著問:“韓師兄,能跟我說說你和玲兒之間的事嗎?”

韓師業現在一心想要出去,他很擔心神威堡的境況:“心児,我們還是先採走寒陽草吧,被禁閉在這裡面也不是辦法。”

“韓師兄。”黎心児反而一點也不著急,慢悠悠的說道,“韓師兄,現在能不能告訴我當初你的那個承諾?”

“心児,我覺得我們——”

“韓師兄,看著我!”黎心児將韓師業扳正,讓他正對著自己,“韓師兄,如果你不回答我的這個問題,我們就出不去,不但出不去,還會死在這裡!”

韓師業第一次見到黎心児如此認真,明亮的眼睛似乎要透視他的內心,短暫的沉默後,還是無條件的相信黎心児,情已至此,他覺得也不應該再有事情再瞞著她,這對她不公平。

“好吧。”韓師業右手摸了摸下巴,左手不經意的拉住了黎心児,“心児,我的那份承諾,與其說是承諾,到更像是一道聖旨!”

“聖旨?”黎心児不明白韓師業在說什麼。

“你知道嗎?當今聖上是先帝的養子,韓琦為討聖上歡心,便扯出孝道的幌子,將本是先帝恩人的孫兆強行害死。這些聖上都知道,而且他也並沒有反對,相對的,還默許了這次的事情。”

“我知道你不好受。”韓師業明白黎心児現在的心情,畢竟孫兆是代她而死的,不過更難受的是皇家恩將仇報的做事方法,“聖上也意識到了對孫兆著實不應該,為了防止此事鬧大,牽連孫兆的師門也就是天香,就暗中派我來查探天香在江湖上的動態。”

“我小時候是個孤兒,在我十五歲的時候就聽師兄們說江湖上有一個小醫生,人長得好看,醫術還很高,甚至有兩起連皇天閣都下了不治的通告都被她救活了。”韓師業崇拜地看著黎心児,“身為孤兒的我許下一個願望,希望將來天下人都能幸福美滿的活著,所以我特別推崇那些醫者,便想著將來一定要見一見這個神醫,後來這個神醫被大家叫成天醫。”

黎心児在一旁慢慢聽著,沒有打斷。

“當初聖上知道你是孫兆的師妹,在我分封安湖王的當晚,聖上請我喝酒,那晚聖上對我大哭,能見天子痛哭我也算是不枉一遭。

聖上是個好皇帝,他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將仁宗的死歸結到孫兆身上是錯誤的,可是為時已晚,但若繼續讓韓琦等人鬧下去,生怕後人會給他按一個恩將仇報的罪名,更怕仁宗的靈魂在地府不得安寧,便派我出來一定要保護好仁宗皇帝的恩人,也就是心児你。

你可能不知道,此前朝廷上鬧得沸沸揚揚的濮議之爭,朝廷已經開始動盪,而這場動盪聖上已經察覺到不少人有不好的心思,讓我在民間調查,務必要這群人的計劃識破,加以打擊,維護大宋國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