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母子生隙(第2/3頁)
章節報錯
賈萱望著托盤內的那頂鳳冠,伸手去拿,結果卻拿不動,小嘴一咧,眼看就要哭了,嚇得抱琴不知所措,黛玉忙上前,“這丫頭平日裡被慣壞了,娘娘萬不可如此,傳出去御史會彈劾王爺的。”
元春聽後神情果然一振,夏守忠這時面容動了一下,心中嘆息一聲,上前一步接過抱琴手中的托盤,笑道:“縣主說笑了,娘娘這是送給晚輩的玩物,不值得什麼,這是家事,沒人會嚼這個舌根。”
抱琴和女官們都立刻長舒了一口氣,元春臉上也露出了些笑容,不經意地望向賈母,賈母卻坐在那裡低頭不語。
王夫人臉色難看,長期與賈母在後宅勾心鬥角,自是鍛煉出了一雙火眼,雖說看不大懂,但卻瞧出了其中的蹊蹺,更是明白自己的女兒元春隱隱落入了下風,氣得嘴唇一陣顫抖,乾脆上前提醒道:“娘娘,時辰不早了。”
元春正有些不知所措,聽了這話,忙笑道:“老祖宗,我找林丫頭說兩句話,待會再過去。”
“寶玉大伯說了。”
賈母笑了笑,接著給探春傳了一個眼神,示意她過來。
探春明白老太太的意思,走過來施了一禮,方接過元春手裡還在鬧騰的賈萱。
大殿內一片沉寂。
黛玉著實沒想到元春會親自來見自己,來的路上賈赦將乾清宮內的事情原原本本和她說了一遍,這才知道神京陷入了危局,沒想到被賈琦給猜中了,最壞的局面還是出現了,周德勳的貪心將大漢拉入了危局。
大漢這是怎麼了?
一時想不明白,只好慢慢把目光望向了賈元春,元春也把目光望向了她。兩人的眼神都是非常凝重。
元春長嘆了一聲,靠在椅背上,望著坐在自己身側的黛玉,過了一會才說道:“天地不仁,大漢如今陷入了內憂外患之中,不到兩年的時間便失去了三位皇帝,有傳言說這是老天爺對劉氏的懲罰,不過百姓是無辜的。事情的原委大伯應該和你說了,我也不用這些所謂的大義來給你施壓,只是你想和你說一聲,老國公給在中原的琦哥兒送去了求援信,想來這一兩日就會送到軍中,在這之前,無論是為了城外的百姓,還是為了勤王大軍的安全,都要擊潰或趕走這八萬前來圍城的韃靼騎兵。”
說完,又苦笑道:“我沒有為難你的意思。”
黛玉沉默了,好久才自顧自說道:“其實娘娘不用親自來的,王爺臨走時說了,在保證陛下和娘娘安全的前提下,濟寧侯可以適當的調整軍隊的防守,留下的手令就是這麼寫的。”
說到這,從袖中掏出一張信箋。
元春拿著那份信箋仔細看了看,就是這麼簡簡單單的一張紙,就可以調動整個京營人馬,上面的內容也讓元春有些動容了,來的路上她內心也對賈赦產生了一絲不滿,埋怨他不替自己和皇帝考慮,這份手令卻是打了她的臉,上面沒有提及賈家一個字,全是關於自己和皇帝的。
“我素乏捷才,且不長與心計權謀。”
元春笑著說了一句,又問道:“既然琦哥兒猜到了這些,可另有安排?”
黛玉:“娘娘說笑了。王爺說了,只要皇城平安無事,軍心就不會亂,步軍營和京營就定能守住神京。”
元春有些不安了,這是她第二次聽到這樣的話,也清楚像賈琦、吉安這樣的人不會平白無故說出這樣的話來,定是神京還有著不穩定的因素。
也許自己該找個人問問了。
西梁王府,延恩堂。
林如海這時把書往書案上一擺,只覺得索然無味,十分不耐煩地站了起來,信步來到書房後的花園中,幾株臘梅開得正盛,空氣中瀰漫著淡淡的幽香,林如海觀賞了一會兒臘梅,又繼續在小花園內轉悠,不多時,身後傳來了王嬤嬤的聲音,“老爺,園子裡開宴了。”
林如海依然十分平靜,“知道了。”
王嬤嬤猶豫一下,勸道:“外面天冷,老爺還是回屋去吧。”
“知道了。”
林如海笑了笑,又問道:“可知那府裡大老爺?”
“舅老爺出門去了。”
林如海點點頭,明白賈赦拿到了賈琦的手令,這是親自給鄧彬送過去了,沒辦法,軍中規矩森嚴,並不是真如一些野傳所說那樣認令不認人,你一個八竿子打不到的人物拿著賈琦手令去見鄧彬,不用想,會被直接砍了腦袋。
對於神京如今的局勢,林如海也是唏噓不已,好好的局面竟然糜爛至此,只能怪皇室識人不明,周德勳貪心給大漢帶來災難。
又想到自己那個二舅兄,不禁搖頭苦笑,就是一個爛好人,其實不用他出頭,那些人也會找到賈家,白白損失一個籌碼,老太太是什麼性子,他還是十分熟悉,等著吧,元春鑾駕回宮之時,就是賈政遭罪之時。
想到這,忽然感覺心中舒暢很多,轉頭對王嬤嬤說道:“讓廚房炒兩個小菜,今晚喝兩盅。”
“呃....”
王嬤嬤一頭霧水的望著腳步輕快了許多的林如海,今兒是怎麼了,感覺府中沒一個正常的。
.......
榮慶堂,賈母屋內藥香瀰漫,鴛鴦正坐在外間一隻火爐邊小心觀察著藥罐中藥的火候,元妃的鑾駕走後不久,賈母便昏倒了,白家的把了脈,說沒關係,就是最近飲食不規律導致心火失衡,吃兩劑藥就好了。
鴛鴦知道,老太太是被二老爺給氣的。
藥漫了出來,鴛鴦連忙用筷子在藥罐子攪拌了一下,又過了一會兒,將藥小心翼翼地倒進了碗中,外間頓時藥香瀰漫,她慢慢端起托盤,挑開簾子走進裡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