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完給了賈琦一個白眼。

接著又道:“哎,二哥哥既然寫的這麼好,也給我寫一個唄,不過我不要臨的,你另作一首詩怎麼樣!”

說完,傲嬌的揚起頭瞥了賈琦一眼。

雖然話中充滿了調侃的意味,但是賈琦還是發現了她眼神中的期待,想了想,笑道:“詩?還別說,我這裡確實有首詩,還是首好詩,早在娘娘省親之時便就作下,只是當時怕搶了妹妹的風頭便推辭說沒有靈感做不出詩來。”

聞言,黛玉眼睛發亮的問道:“二哥哥當真有好詩?”

沒有理會黛玉的驚疑,徑直取過一張宣紙平鋪在梨花雕大理石大案上,拿過毛筆沾上墨汁,在宣紙上一氣呵成地寫下一首五言律詩。

杏簾在望

杏簾招客飲,在望有山莊。

菱荇鵝兒水,桑榆燕子梁。

一畦春韭綠,十里稻花香。

盛世無飢餒,何須耕織忙。

眾金釵都是文采斐然,看完此詩,不免轟然一下,竊竊私語了起來。

寶釵笑道:“之前聽說琦兄弟為了遼東邊民彈劾了一省的文武官員,原本還是有些疑惑,今兒讀了這首杏簾在望,卻是明白了琦兄弟的心胸和理想。”

“就是,二哥哥卻是憂國憂民了。”

探春跟著說道。

賈琦看著探春笑道:“小小年紀就老氣橫秋的,什麼憂國憂民,有這功夫你給我做雙鞋也是好的。”

聞言,探春面色微紅的瞪了賈琦一眼。

屋內一眾人打鬧說笑,只有黛玉默默地看著桌上的詩出神.....

................

“賈琦怎麼說的?”

上書房內,隆治帝坐在龍椅上,品著杯中的香茗,淡淡道。

黃錦躬身說道:“回陛下的話,賈琦對於老奴戒備心很是重,並沒有給出明確的答覆。”

隆治帝點點頭,又問道:“查的怎麼樣了?”

黃錦道:“忠勇侯府養在莊子上的都是軍中銳士,而且不少是獵戶、斥候出身。如果能夠有這些人的幫助,定會事半功倍,輕鬆許多。”

聞言,隆治帝低頭沉思,少時,沉聲道:“你能確定他和此事無關嗎?”

說完抬頭向黃錦看去,卻見他低頭並未說話,隆治帝嘆了口氣,知道這樣的事情誰都不敢保證。

正在此時,戴權快步走了進來,小聲道:“陛下,這是榮國府剛送來的。”

說完將一張信紙遞到了御案上。

隆治帝取過細細檢視,眉頭微皺,問道:“怎麼說?”

“據說原是娘娘省親之時命眾人按照所賜匾額名為題賦詩一首,此詩為當日忠勇侯所想,但是並沒有當場作出,說是不想搶了林姑娘的風頭。”

戴權小聲說道。

“呵。”

聞言,隆治帝輕輕一笑,道:“他一慣會做好人。”

說完,又仔細看了兩遍,抬起頭看著殿外的天空出神.....

良久,回過神來,說道:“此事朕準了,不過還是要留一份心,不可大意了!”

“老奴遵旨!”

黃錦聞言,連忙躬身回道。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