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理想主義者(第2/2頁)
章節報錯
董卓非常不爽的拍了拍桌子,然後怒視荀或。
“咳咳……”荀或尷尬的乾咳了兩聲,“吃麵……吃麵。”
是了,這個世界的董卓根本沒必要行事暴虐,他有著充足的機會,名正言順的成為大漢三公,現在這種讓天下諸侯群起而攻之的事態並不是歷史上那種諸侯各懷野心。
而是董卓真的太過分了。
洛陽一半以上的世家近乎滅族,洛陽之外的豪強有一個算一個,全部死絕,家產全部歸了董卓,仇恨也全部歸了董卓。
有兵有權的董卓觸動了全天下既得利益者的利益,就算是孔子在世,也要指著董卓叫罵,感嘆一句“禮崩樂壞”。
從某種意義上看,孔子那種“八佾舞於庭,是可忍孰不可忍”的思想,也是一種鼓勵階級固化的思想,諸侯不想著稱王,士人不想著成為諸侯,農民不想著成為士人,社會當然穩定了。
而階級完全固化的確是社會穩定的最好方式,並且很可能沒有之一……無論你承不承認,印度的社會,就特麼的賊穩定,因為佔了人口一半以上的金字塔底層,從生到死都不會覺得自己生活在淤泥裡有什麼不對。
而董卓見劉桐只是看著自己,遲遲沒有開口,便自顧自的說道,“你恨我們是應當的,就如同我恨你們一樣,甚至於我還恨這位大漢丞相荀解若。”
“荀解若這個人你可以恨他,但你不得不承認他的眼界超越整個時代,天下熙熙攘攘,謀士、忠臣、明君最高的追求都不過是讓百姓有田種,有糧吃,但荀解若卻是要讓天下百姓人人識字有書讀,頓頓有肉吃。”
董卓夾起碗中的一塊牛肉,看著這塊牛肉嘆息,“但……我們全天下都擋在了荀解若的前面,大漢宗親也好,天下世家也好,豪強寒門也罷,我們都擋在了荀解若的前面。”
“沒有奴隸、沒有奴僕、沒有佃戶,一夫一妻,女子亦可上朝堂、當將軍。普天之下,漢土之內,無賭場亦無勾欄。”
“甚至精靈亦可出將入相,為國之公民。”
這是荀或的志向,寫在荀或給董卓和李儒的那捲書冊之中。
“但這需要天下再無世家與諸侯掣肘,只可惜擋路的是在太礙事了。”荀或吸溜一口麵條,平平淡淡的說道。
“所以我董卓需要讓整個大漢和天下亂起來,讓天下諸侯的野心增長起來,讓他們互相征伐,然後給解若可乘之機。”
董卓放下筷子,冷冰冰的說道。
“合適合理的,滅了天下諸侯世家的可乘之機。”
不知不覺間,劉桐背後已經被汗水浸溼,一片冰涼。
這是她第一次知道荀或和董卓的謀劃,而她的智慧不能理解,更不能理解為什麼會在這個場合說給她聽。
“為什麼……要告訴我這些。”劉桐艱難的開口,畢竟現在的她還只是一個孩子。
“因為你是解若選中的接班人,你是他選中的,下一任的大漢皇帝。”董卓笑著說道。
“所以你將來必然會與荀解若站在同一戰線之上,更何況你們現在還是師徒。”
現實會讓理想主義者暴斃,但有的理想主義者可以毆打現實。
董卓明白自己就是暴斃的理想主義者,而荀解若卻是在用他的眼光毆打現實,至少那個荀解若刻畫的未來,值得他董卓揹負上歷史的罵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