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還算個好人(第1/2頁)
章節報錯
“荀或並沒有殺死炎帝,並且還收了萬年公主為徒。”李儒彙報道。
董卓皺了皺眉頭,“我記得,他好像昨天才收蔡伯喈的女兒為徒。”
“可能是個人愛好吧,這是個我看不透的男人,他的行為充滿的矛盾,很難預測他的下步行動。”李儒分析道。
“按照他給我們的計劃,殺死炎帝進而動搖大漢根基,讓天下世家動亂起來,進一步削弱這些世家的實力,讓他們走向瘋狂。”
董卓點點頭,荀或的計劃可以說非常殘忍,就連他這個從人堆裡面殺出來的西涼莽夫都覺得驚悚,甚至董卓一直在思考,思考這個男人為什麼敢制定這樣的計劃,為什麼這個男人相信他們回去執行這個計劃。
為什麼這個男人完全不擔心他們會將他出賣?
然而他們最終還是按照荀或的計劃進行了,實際上李儒覺得,就算沒有荀或的計劃,他們也會走上這條路。
霸凌天下,凌虐大漢,最終在萬千的討伐聲中歸於歷史的塵土,在未來數百、數千年之中永遠處於被唾棄的位置。
至於他們的出身與坎坷……雖然是不重要的事情,但真的不會有人去深究。
那是敗者的過去,他們所受的不公不過是有識之士的先見之明罷了,被世家排斥,被窺伺兵權,只有依附於袁家才有一絲升遷的可能。
但黃巾之亂沒能打下曲陽依舊背了黑鍋,就像荀或說的那樣,全軍上下都排斥他們這些西涼蠻子,根本不會效死命,戰敗之後盧植能夠被皇甫嵩以類似“牽制黃巾主力有功”之類的理由赦免並官復原職,他們這些人只能繼續吃牢飯,等到大赦天下才能出來。
可西涼叛亂的時候無將可用,又要將他們徵召。
召之即來揮之即去,如同使喚僕人一般使喚他們。
而造成這一切的原因只有一個,只因為他們是西涼豪強,而非出身高貴的世家,只因為他們不被世家承認。
當然,這並不可憐,也不能作為他們霍亂朝綱的正當理由,可即便沒有荀或他們也會去做——只不過到了那時,只是純粹的發洩怨氣罷了。
可惜,歷史沒有如果,荀或給了他們一條新的道路,而他們之間的合作本就存在著多重試探。
“所以我們留了一手,將炎帝的性命留下,交給荀解若處置。”董卓接著李儒的話語,繼續說道,“我們要看清真實的荀或究竟是什麼樣的人,太過可怕的盟友,隨時都會將冰冷的刀鋒清涼你的心窩。”
這就是他們留下炎帝性命的原因,也是現如今的天下第一謀士李儒李文優的計劃。
“不過就目前看來,似乎是我們想多了,荀或的確是一個奇怪的人不假,但他依舊還是一個人,沒有他所表現出來的那樣冷漠。”
李儒面帶笑容,彷彿卸下了什麼重擔:“這段時間我總擔心我們處在荀解若更深層次的謀劃之中,那日朝堂之上的表現顯得有些太過可怕了,他從未和我們說過要以何種方式獲得名望。”
“用劍架在外舅脖子上,這看似劍拔弩張的場面,實際上卻是你們二人之間的互相配合。”作為一個頂尖謀士,李儒是一個合格的面癱,但今天的他卻非常少見的,笑了這麼久。
“雖然沒有直接展現,但也坐實了身懷神獸的事實,而且順利的用這種方式拿到了丞相之位,說真的,這謀劃顯得太過孩子氣,可正是這樣的謀劃,天下間能夠看出來端倪的,算上外舅與我,也不超過一掌之數。”
說到這裡,李儒頓了頓,“不過那日朝堂之上,荀司徒和袁司空稱病未至,不止他二人是否已經洞悉。”
“荀司徒是真正的智者,而且他是荀解若的父親,想必是知道了荀解若的謀劃才不上朝的,而袁隗那個老狐狸的話。”董卓謀略不行,但是看人還是挺準的,“按照我對他的瞭解,這隻老狐狸肯定是覺得有什麼變故與危險,所以才沒有上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