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曹操(第2/2頁)
章節報錯
所以,這是既後悔,又有些驕傲的矛盾情緒。
“在下指的可不是刺董之事,乃是孟德兄聚義兵討董之壯舉。”荀或則很明白,現在的曹操還沒有被現實和豬隊友毒打過,正是自信滿滿的時候。
“解若此來,莫不是願助我討董?吾麾下軍師之職,可一直虛位以待賢良。”
營帳之內,只剩下荀或與曹操兩人,青梅酒、孜然肯泰羅、鐵板肯泰羅柳……
曹操知道荀或喜歡吃什麼,荀或也送給過曹操幾個廚子,關於香料和藥材的研究,荀或也沒有停過。
而且也沒有人敢來說荀或這是奇技淫巧,畢竟你沒有證據證明這是荀或研究出來的,荀氏廚子的改良和他荀或有什麼關係?
“孟德兄,或此來一為遷族避免災禍,二來也是為了西進洛陽,接家嚴回族安享晚年。”荀或直言接受曹操邀請的目的。
荀或暫時沒有投效曹操的想法,雖然現在加入曹操手下的確能成為他麾下最重要的謀士,並且還能很簡單的統一華夏。
但是以他表兄荀彧那執拗的性子,晚年的曹操必然不會對荀家毫無保留的信任。
再加上這個主公自己也太聰明瞭,不好忽悠,不能糊弄,所以荀或打算先看看再說,因此與曹操的交往都是朋友相稱,即便曹老闆的確大他十多歲。
曹操交朋友那都不看年齡,他能和蔡邕成為忘年之交,也能和荀或成為忘年交。
其實很多三國小說都把曹操和蔡琰的關係描述的有些曖昧,但實際上曹操生於155年,蔡琰生於177年,即便是189年的現在蔡琰也只有13歲。
曹操好人妻荀或不但知道,而且在此道之上與曹孟德頗為投緣,並且在討伐黃巾期間,抵足而眠的時候詳細的討論過對人妻的見解和看法,可以說是志趣相投的兩個狗東西。
曹操自然也從荀或的話語中聽出了拒絕的意思,但是他也明白自己這位朋友決定的是隻能先由著他去。
二十多歲的世家嫡子不但沒有娶親,而且就連定親都沒有,可以想象荀或這個人有多執拗了。
因此,曹操只是微微失落了一點,隨後便順著荀或的話題,感嘆起朝政來。
“董賊入關之後,朝廷眾臣皆人心惶惶,唯有荀司徒直言力保,才使得董賊未曾大開殺戒,只可惜……”
曹操在可惜什麼荀或也知道,董卓的殘暴是真的殘暴,不知道殺了多少掌權的大臣。
可董卓的確提拔了那些被黨錮之禍禁用計程車子,這其中也包括荀或的父親荀爽,以及大儒蔡邕等人。
這也是為什麼蔡邕在董卓死後還回去感嘆被董卓重用的經歷,當然王允聽到之後直接把蔡邕下獄斬了。
然而這個時代的董卓實際上更加殘暴,至少前兩天還是司徒的王允現在就已經死了,司徒成了他父親荀爽。
雖然這其中也有著荀或的一些影響。
“董仲穎原本可是漢室忠臣啊,少年任俠平定西涼,一身征戰卻涼了勇士之心。”荀或在曹操的面前並沒有說董卓的壞話,或者說曹操從未聽荀或說過什麼人的壞話。
將意外的目光投向荀或,曹操也回想起在討伐黃巾時期見到的董卓,隨後便沉默不語起來。
大部分三國影視作品和小說都將董卓描寫成非常反派的角色,甚至於極度囂張跋扈。
但出生西涼的董卓其實非常卑微,他有謀劃,但沒人聽他的,皇甫嵩和盧植都非常看不起他。
————————
注:特別宣告一點防止各位沒看懂,荀或的主公人選不是曹操,他只是跟曹操關係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