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以“王允之死”來向荀或傳遞一個訊息,讓荀或來洛陽,畢竟王允坐上司徒之位死了,而荀或的父親現在是司徒。

荀或以“城門令之死”來告訴董卓,自己來到了洛陽,用一個小兵的性命問董卓還接不接受原本的計劃。

這就和王允利用貂蟬是一個道理——永遠不要以為王允是好人,他殺董卓只是為了自己能夠獨攬朝政,僅此而已。

大漢忠貞雖然有,但遍尋三國曆史,所得不及十指之數。

當然,荀或自認不是什麼好人,但他壞的問心無愧。

“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巍巍華夏三千載,要的是鐵骨錚錚的傲立!要的是銳意進取的皇帝!要的是已死直諫的臣子!”

短短几句話,畫眉樓原本鶯鶯燕燕的脂粉之氣消弭無形,原本醉心酒色的世家子弟胸膛間忽然有了一股傲氣。

“廟堂之上,朽木為官,殿陛之間,禽獸食祿!”

“有董卓又如何,無董卓又如何,那司徒王允老狗真是為漢室而欲除董乎!”

荀或用劍凌空一劈。

“其之所為,不過為那高官厚祿,不過為那史書之青名!”

“狼心狗行之輩,滾滾當道!奴顏婢膝之徒,紛紛秉政!”

用凌厲的眼神掃過眾人,荀或在沉吟片刻之後繼續說道。

“今日,我荀或有教化萬民以開智之策,有驅董於關外之謀,待晨曦破曉,爾等可願隨我面聖朝堂!”

“對!峙!諸!公!”

“中!興!大!漢!”

一言一頓,荀或這雖是臨時起意,提前發動的謀劃,但措手不及有的時候就是最好的時機。

畢竟,拉著呂布入夥,不給他反應機會的時機——不可多得!

“對峙諸公!”

“中興大漢!”

一個個年輕計程車子被調動了起來,董卓進京的亂象和暴政讓他們敢怒不敢言。

人類之中永遠不缺少雲從者,只缺少帶頭人。

而現在,荀或成為了這個帶頭者。

“對峙諸公!”

“中興大漢!”

與此同時,原本沉默不語的呂布也走了出來,而那些士子之中見過呂奉先的人更是變了臉色。

再沒有了前一秒的豪氣,更沒有了前一分的骨氣。

當一把尖利的鋼刀架在脖子上,有些人生怕出賣同志的速度不夠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