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河流冰封,本汗王準備發動遼東作戰。”多爾袞掃視著眾人,用徵詢的口氣說道:“圍攻鎮江堡,並佈置伏兵,打擊來援之敵。”

眾人心裡都清楚,多爾袞繼位汗王,除了驅逐虎墩兔,再拿不出象樣的功績。若與建州被敵蹂躙的慘敗相比,簡直是微不足道。

哪怕只是一場小勝,只要是對東江軍的,就能夠緩解瀰漫在軍中的恐敵情緒。遵化慘敗時興起,建州再敗,則更加濃厚。

如果說攻堅不是建虜所長,在寧遠和錦州都遭到挫敗,還不足以給建虜心理沉重打擊,建州慘敗又是怎麼回事?

那可是野戰啊,還是在自家的地盤,甚至可以說是老巢。赫圖阿拉,那可是龍興之地,竟被燒成一片廢墟。

一戰兩戰三戰,全部落敗,就算是敵人兵力佔優,滿人鐵騎也沒有如此糟糕的失敗啊!

鋪天蓋地的炮火,犀利難擋的火槍,橫衝直撞的騎兵,東江軍似乎已經不可戰勝。至少在兵力不佔優的情況下,奴酋們已經沒有取勝的信心。

什麼騎射,什麼肉搏,什麼野戰,似乎都失去了優勢所在。這種情緒的滋生、蔓延,只有一場勝利才能夠扭轉遏制。

“圍攻鎮江堡的話,出動蒙古八旗和漢軍,比較合適。”多鐸不好直接和兄長兼汗王唱反調,提出了自己的建議,“打援人馬則由八旗精銳承擔。 首發更新@ ”

既然有炮灰部隊,攻堅這種活兒,還是交給他們,滿州八旗實在是損失不起了。

如果是野戰殲敵,那倒是可以勝任,光用炮灰部隊,也容易引起不滿。蒙八旗剛建立,也不能讓蒙古諸部到此為止,以後還需要他們提供人馬呢!

“微臣贊成發動進攻,振奮民心士氣。”漢軍左翼固山額真石廷柱開口贊成,“漢軍用火器,更適合攻打城池。”

成建制的火器部隊的建立,應該歸功於皇太極。在滿語中,被稱為“烏真超哈”,意思為重兵,主要就是操作火炮。

對於火銃,皇太極等奴酋並不重視,認為沒有弓箭快捷。

但烏真超哈所使用的火炮,老舊而威力不大,難以與紅夷大炮抗衡。而且,在製造工藝和***上,後金的火炮也不堪大用。

即便如此,如果攻打城池的話,火炮也還是能夠發揮些作用。至於這些漢軍的死活,多爾袞等奴酋並不如何看重。

“糧草物資呢?”多爾袞轉向佟圖賴。

佟圖賴已經估算完畢,躬身道:“回汗王,兩萬人馬,三月戰期,可以支撐。”

出外作戰的消耗,與不動靜守是差別很大的。儘管今年的收成還可以,可大饑荒的後遺症仍在,後金的糧草物資並不充裕。

多爾袞不禁皺起了眉頭,兩萬人馬要圍城,又要打援,肯定是不夠的。要增加兵力的話,作戰時間就要縮短。

權衡之下,他決定出動三萬人馬,並留出後備兵力,隨時可以出動。當然,計劃是如此,可還要看具體的情況再定。

………………

鎮江堡。

自從收復此堡後,兩年來不斷地加固完善,到現在已經成為了堅不可摧的防禦要塞。

城牆外二十多座夯土構築的稜形,環繞城堡的壕溝胸牆,二十門千斤紅夷大炮,上百門迫擊炮,任何想進攻此堡的敵人,都將付出慘重的代價。

堡內有堅固的倉庫和地下的窖,更是屯集了大量的糧彈物資,足夠數千人堅守數月之久。(本章未完!

第四百四十五章 建虜的計劃和目標

作為遮蔽朝鮮的最後一道防線,郭大靖終於同意了特戰營死守此堡的請求,並調來了二十門紅夷大炮,以及巨量的物資。

而負責堅守此堡的是三千特戰營和一千朝鮮志願兵,都是戰鬥意志頑強、經驗豐富的精銳部隊。

堡內雖然還能安排更多的軍隊,但糧彈柴等物資的消耗,以及城堡的面積,最終的計算結果,是以三四千人為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