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蒙古諸部在後金與大明的戰爭中,還有一定的自由,並不需要完全聽命於建虜。

現在,多爾袞打破了這個規矩,要蒙古諸部出人出馬,指揮權卻要完全握在手中。

在目前的形勢下,多爾袞也是被逼無奈,只能用蒙古諸部的人馬,來彌補後金兵力不足的困難。

儘管多爾袞使蒙八旗建立的時間比歷史上提前了,也確實有些作用,但郭大靖並不看好首鼠兩端的蒙古諸部。

關鍵是形勢已經完全不同了,建虜的頹勢很明顯,面對東江鎮的咄咄逼人,只能苦苦支撐。

況且,建虜除了實力上的威壓,已經沒有了多少拉攏蒙古諸部的物資。他們自己都處於被封鎖的狀態,各種物資都很匱乏呢!

而蒙古諸部之所以歸附建虜,很大原因是由於虎墩兔的逼迫。同時,跟在建虜後面,還能在建虜與大明的作戰中,獲取到不少的物質利益。

虎墩兔再次西竄,壓力減輕;建虜也很難再從發動的戰事中,繳獲到各種物資,蒙古諸部又怎麼能死心塌地?

說白了,建虜和蒙古諸部就是個強盜的***。有利則心合對外,無利則面合心不合。

還有更重要的一點,那就是郭大靖對蒙古人的戰鬥力甚是鄙視。連建虜都不是對手,何況是建虜的手下敗將。 無錯更新@

“蒙古八旗雖然建立,但戰力堪憂,心思也未必和建虜一致。”郭大靖寬慰著毛文龍,說道:“頂多兩萬人馬,我軍一萬就能抵擋。在整體實力上,還是要勝過敵人。”

“何況,遼鎮如果能夠吞併,蒙古八旗就更不足為慮。蒙古諸部是牆頭草,只要我軍勝勢已定,他們在背後捅建虜一刀,也不足為奇。”

“藉著建虜要蒙古諸部出兵,我們可以把諜子滲透進去,對於情報工作,也極為有利。”

毛文龍看著郭大靖,猜測著說道:“你要利用廣寧地區的蒙古諸部?”

郭大靖點了點頭,說道:“他們已經從馬市得到了好處,也看出建虜逐漸被我軍壓制,相信會做出明智的選擇。”

夾在大明和建虜之間的蒙古諸部,日子也不好過。既想透過馬市,從大明獲取生活物資,又不得不依附建虜,抵擋虎墩兔的吞併。

所以,他們註定是搖擺的,註定是表裡不一的。而站在勝利者一邊,又是最常見、最理智的選擇。

毛文龍微微頜首,對於蒙古人的特性,也是知之甚深。

“虎墩兔西竄,損失並不大,建虜依然沒有徹底解除威脅。”郭大靖笑著說道:“他倒是把敵進我退學得通透,這樣也好,建虜總要有所防範。”

“這也說明,歸附建虜的蒙古人中,也有虎墩兔的細作。”毛文龍的發散思維相當正確,說道:“只要虎墩兔不徹底敗亡,總還是有些牽制作用。”

郭大靖沉吟著說道:“只是虎墩兔西竄,薊鎮的防禦便有壓力。朝廷恐怕會擔心,建虜會再次繞道入關。”

繞道入關肯定不會象皇太極那般的規模,建虜頂多也只能抽出萬八千人,但卻會造成破壞和驚擾。

可惜寧遠的遼鎮只是守城之犬,如果具備主動出擊的能力,建虜就要擔心後路被斷,哪還敢再陷死地。

毛文龍沉吟著說道:“朝廷雖然會有所擔心,也不會影響東江軍,使得大決戰的計劃出現意外吧?”

“只怕朝廷在東江鎮吞併遼鎮後,會要。(本章未完!

第四百四十四章 蒙古八旗新建

求東江鎮繼續駐兵寧遠。不管是入關勤王,還是斷建奴後路,都比較方便快捷。”

毛文龍思索了半晌,說道:“駐兵寧遠,也不是不行。能從西面威脅遼瀋,至少也能牽制建虜兵力。”

郭大靖雖然不贊同,可也沒馬上反駁。@精華\/書閣*首發更新~~遼鎮解決後,才會涉及到寧遠的問題。在他看來,寧遠就是個雞肋,即便能影響蒙古諸部,對戰局也沒有太大作用。

…………………。

第四百四十四章 蒙古八旗新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