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人不是外人。”郭大靖笑著說道:“末將說的是實話,也不是吹捧。”

說著,他命親兵捧來幾件戰利品,送給毛文龍。

“這是奴酋圖爾格的戰刀,品質還算可以;這把劍說不清是哪個奴酋的,在戰場上繳獲,倒是稀罕……”

毛文龍聽著郭大靖的講解,把這幾件刀劍拿起來欣賞把玩,不時也品評幾句。

“王大人若是喜歡,可選上一兩件,權當作個紀念。”毛文龍轉向王徵,笑著說道:“畢竟,這是東江軍將士浴血奮戰所得的戰利品,很有意義。”

王徵連連點頭,表示感謝,上前挑選了兩件,說道:“在下腆顏替巡撫大人選上一件,他肯定是欣慰喜悅。”

毛文龍微笑頜首,給孫元化的禮物已經準備,不外乎是毛皮人參等遼東特產。孫元化繼任登來巡撫後,對東江鎮的支援,毛文龍也甚為感激。

而除了山東受災的難民向遼南遷徙外,因為戰亂避居山東的遼人,也出現了一些返鄉的情況。

移民工作要順利,離不開孫元化的支援。還有孫元化在登州鑄造西洋火炮,對東江軍的實力提升,也有不小的幫助。

郭大靖對孫元化的印象不錯,一個技術型官員,其實還真不太適合大明的官場。

在他看來,孫元化不如去搞科學,掉不了腦袋,還能因為傳播西學、促進東西方文化交流而名垂青史。

酒宴很簡單,就是個歡迎的儀式,有王徵在,郭大靖和毛文龍也沒商談重要而機密的事情。

王徵也知道今天比較唐突,酒足飯飽之後便告辭而去,給毛文龍和郭大靖留出密談的空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逆天換明】 【】

送走王徵,毛文龍和郭大靖才開始話入正題,淺酌慢飲間,卻是關係到遼東戰局走向的大事。

“朝廷裁減遼鎮應該是不出所料的,東江鎮能接收多少,還要看遼鎮能支撐多久。”郭大靖已經恢復了一本正經地的樣子,雖然喝了酒,可卻毫無醉意。

毛文龍點了點頭,說道:“本帥也是這樣認為,並讓張燾做好接收覺華水師的準備,這應該沒有什麼問題。”

覺華水師充其量就是運輸船隊,將其併入東江水師,也就掐斷了遼鎮從外採購物資的渠道,只能依靠朝廷的糧餉來過活。

也只有如此,再透過削減糧餉的方式,才能迫使遼鎮服從朝廷旨意,分出人馬來由東江鎮養活。

“如果覺華水師拖延敷衍,不聽旨意,那咱們也不用客氣。”郭大靖微微眯了下眼睛,冷聲道:“大帥一道軍令,東江水師耀武覺華,武力吞併,並在覺華少量駐兵,監視遼鎮。”

毛文龍微抿起嘴角,臉色嚴肅,徒增了幾分威嚴之氣,沉聲說道:“憑東江鎮的赫赫戰功,也該讓遼鎮那幫傢伙見識下咱們的實力,為以後的合併掃清障礙。”

遼鎮坐以待斃的可能性很小,但在實力碾壓之下,能夠轉圜的空間卻也不大。

最壞的結果不過是遼鎮舉旗造反,向頹勢盡顯的建虜投降,然後一起在火坑中徹底滅亡。

可要這麼做,遼鎮內部就會分崩離析,可並不是所有人都打算魚死網破,能夠活命的話,委屈些也無所謂。

踞守寧遠已經沒有意義,建虜沒有實力跨越遼西走廊,去攻打關門。因為,這個難度比繞道入關更高。

當然,如果朝廷還是擔心,需要在關門外有個緩衝,東江軍也可以派出五六千人馬固守。

“今年的移民已經超過八萬,招募新兵的工作已經基本完成,正在加緊訓練。”

確定完大事,毛文龍明顯輕鬆下來,靠進了椅中,笑著說道:“如果吞併遼鎮能夠順利,明年下半年就有了總攻的實力。”

這樣算下來,應該是十萬左右的人馬,決戰的時機確實成熟了。

郭大靖微笑著點了點頭,說道:“平遼滅虜,指日可待,令人激動振奮啊!”

“接下來的工作,就要你多辛苦了。”毛文龍滿臉讚賞,望著郭大靖,溫言說道:“本帥看過你從遼東送來的戰報分析,深為贊同。”

以強大的火力粉碎建虜,這是最簡單的取勝之道。

火炮或火箭的密集轟炸是關鍵,接下來的工作就是大力製造武器彈藥,屯積出足夠幾場大戰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