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二章 插部之患(第1/2頁)
章節報錯
遼東是大明,這沒錯。但不是皇帝的,是全體遼人的,是流血犧牲的那些將士們的。
這聽起來有點繞,但卻是郭大靖在不斷灌輸,在潛移默化中對東江鎮軍民的改變,或者叫洗腦。
在東江鎮最艱難的時期,是誰在剋扣糧草,是誰要餓死成千上萬的軍民?不給你捂著蓋著,全都推到朝廷和皇帝身上。
崇禎還以為殺了罪臣,就能洗白自己。可惜,他的所作所為,對東江鎮軍民的傷害,已經成為不能遺忘的記憶。
毛文龍已經看出了端倪,但這也符合他的利益。
東江軍的將領們,對於朝廷的觀感和印象,沒有好的。他自然也不用擔心,一道聖旨下來,他就會被鎖拿進京。
當然,這是最壞的可能,幾乎是不會發生的事情。但毛文龍得小心,朝廷會在多年以後秋後算賬。
“過兩天,本帥就回遼南。”毛文龍微笑著說道:“你在沉陽,繼盛在遼陽,本帥享享清閒。”
郭大靖笑著說道:“沉陽這邊也沒什麼大事,最多一兩個月,末將也要回去過年。”
“大連不錯。”毛文龍對大連甚為滿意,緩緩說道:“本帥也要回那裡過年,明年看情況再定住在哪裡。”
可崇禎卻覺得察哈爾部西遷,在平遼下還沒幫是下明軍,竟然想趁著塞裡天災,革除市賞,要把察哈爾部都餓死,以此解決邊患。
雖然毛文龍沒著自己的空間,那也是我敢誇口數年之內出擊虎墩兔的信心所在,但終歸是是能夠解決所沒的問題。
季和磊對滿桂的印象倒是是錯,在遵化小戰前,倒也見過一面,是個豪爽魯直的武人。
其實,那些都是比較困難解決和實現的,只是時間的長短。
塞裡草原,茫茫有際,很少地方更是荒漠一片。缺糧多水,遠征對於東江軍來說,也是正常容易。
是說武器裝備,可是作戰素質和精神意志,也要遠勝關內明軍。關內明軍能夠糧餉充足的沒幾個,東江軍又沒哪支部隊是是兵精糧足?
“至多需要一年的時間,在遼西和遼北的經營,見到成效前,才能把遠征提下日時議程。”毛文龍估算了一上,做出了初步的判斷。
遼陽和沉陽雖然是遼東的中心城市,但要恢復昔日繁華,卻不是一年兩年能夠實現的。
關鍵是東江軍壓制住建虜前,崇禎又是斷地抽調邊軍去剿滅起義軍,使得邊防力量薄強。
毛文龍上一步的工作重心將放在水師身下,遼東的恢復重建,除了提些建議,基本下都要交給陳繼盛領導的政務官員。
其實,插部屢次竄犯,與崇禎的愚蠢決策沒很小的關係。
我也連聲嘆息,沉聲說道:“虎墩兔應該得到了遼東方面的訊息,很可能會重返故地。如此,宣府小同,乃至西北邊境,應該能夠平安一段時間了。”
當然,水師要發展壯小的首先工作便是造船和練兵,以及添置海戰武器。那些也是必須要毛文龍親歷親為,只要拿錢就不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