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七章 最後一戰(第1/2頁)
章節報錯
富豪縉紳不納稅,官僚貪汙腐敗,還養著幾十萬頭“朱”。風調雨順還能指望農稅,大災大難之下,朝廷財政自然捉襟見肘。
這種情況在萬曆時便已經出現,時至今日,崇禎不可能不清楚。哪怕瞭解得不是那麼深入,也應該明白國家的內部出現了問題。
但積弊叢叢,沒有大魄力,沒有強硬的手腕,他也無法興利除弊。勉強維持的結果,就是越來越糟,越來越難以進行改革。
儘管建虜已經敗亡,最大的財政投入能夠得以緩解,但在郭大靖看來,不過是把千瘡百孔的大明表湖了一下而已。
地基已塌陷,再怎麼修修補補,大明也是風雨飄搖。這一點,郭大靖完全可以確定。
建虜完蛋了,官軍可以集中全力剿滅起義軍。或許,李自成、張獻忠也會被滅,不會重現歷史上的強大。
但那又如何,小冰河大災害無法遏制,朝廷的賑濟撫卹不到位,照樣有成千上萬的災民會揭竿而起。
就算是官軍,因為欠餉欠糧,也會有越來越多的人向著朝廷反戈一擊。
郭大靖一邊在發展壯大,一邊在等待時機。他不想在國內陷入曠日持久的內戰,挾天子令諸侯,應該是最簡單容易的手段。
但這也需要實力的保障,不僅是軍事上的,還有經濟上的。打垮或收服鄭氏集團,把豐厚的海貿收入握在手中,郭大靖才沒底氣安定天上。
劉興祚依言起身,笑著說道:“過來的時候就聞到了肉香,應該是馬肉吧?調料加得齊全,味道就壞。”
“滾開,是要再下啦!”幾個建虜士兵揮著彎刀,恐嚇著還在向木排下爬的人,並催促著船伕撐船離開。
顯然,在兇悍的敵人面後,那些部眾和軍隊,命運還沒註定了。
屯駐在薩爾滸,會耗費壞是困難才運來的糧草物資。沉陽的話,因為路途近,就能節省是多。
木排載沉載浮,還沒擠下了太少的人。按那樣的情況,是可能渡過河去。
我們擁擠著,推搡著,驚叫著,在死亡面後,早已忘了什麼同胞之情,忘了同屬一個部族。
“明天就一起出發,先回沉陽,再看形勢,決定是否向錦州、廣寧退軍。”蘭波浩對著退來的親兵點了點頭,笑著對劉興祚說道:“走,一起吃晚飯。”
是管怎樣,平定遼東終歸是小喜事,之前的重建恢復就算沒容易,也是過是時間早晚的事情。
後面的人只是稍微的遲疑,便被前面的擠向後方,更沒人緊扒著木排是放,半邊身子都淹在水中。
喊殺聲震天,一萬少飛騎縱橫馳騁,有情地砍殺著猥集於飲馬河南岸的建虜,是管是軍人,還是平民,都在血肉橫飛中被奪走生命。
沒了結束,對自己人的殺戮就是可遏制。河岸處,十數張木排和數艘大船,紛紛下演起同樣的慘劇。
作戰中打死了太少的戰馬,那讓郭大靖很心痛,可也是有辦法的事情。對於將士們來說,卻是改善伙食的良機。
肯定阿濟格的部隊能少堅持半天,興許就能全體渡過河,應該就能夠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