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四章 北竄的決斷(第2/3頁)
章節報錯
當然,郭大靖是希望能夠一勞永逸的。如果能使建虜遭到致命的打擊,不僅贏得了平穩的重建發展期,再要犁庭掃穴,也不需出動太多的兵力。
方正化現在對於郭大靖的敬仰和崇拜,有如滔滔江水連綿不絕,他說什麼,都是對的,都是能夠實現的。
是比諸葛亮還要亮的大兵法家,是超過大明歷史上所有武將的第一存在。
「建虜經此慘敗,估計會棄奉集堡於不顧,改為依託渾河,保衛瀋陽。」方正化信心十足地輕撫前胸,「再下瀋陽,平遼大業便可宣告成功。」
郭大靖不想糾正方正化,這是大眾的看法,從皇帝崇禎到平民百姓,都認為光復遼瀋,是平遼的標誌性勝利。
雖然這個看法也沒有什麼不對,可郭大靖的標準不同。東江軍的中高階將領,也明白郭帥的意思。掜
郭大靖立刻傳令,讓各部儘快統計傷亡情況,抓緊時間休整,明日便發兵進逼奉集堡。
儘管攻破虎皮驛的時間不算長,但現在就出動的話,到了奉集堡已經天黑。萬一建虜堅守,東江軍未必能夠一舉破城,還要在黑夜裡挖掘壕溝、安營立寨。
對於奉集堡的情況,郭大靖早已知曉。夯土城基,牆體外加砌大塊青磚,邊長各為五百米的正方形。
也就是說,城內能夠承載上萬人。誰知道建虜會不會繼續投入兵力,郭大靖雖然迫切,但還是謹慎從事。
時間不大,各部的傷亡統計都報了上來。斬首數量,也統計得七七八八。
正如郭大靖所猜測的,斬首近萬。而且,城外有一些被殺死的建虜被同伴用馬馱走逃跑,坍塌的城牆下還埋著不少。
對於這些數字,郭大靖知道還會有更加細緻的統計和通報。畢竟,這是要向朝廷上奏,並得到賞功銀的大事。掜
負責向崇禎皇帝直播的方正化,是最在意這些數字的。他趕緊寫了奏疏,派人再次快馬加鞭,送往旅順。
「鞍山數千,遼陽斬首三萬多,再加本溪、連山關等地的勝利,首級已經快五萬啦?!」
方正化咂舌之餘,也為皇爺發愁。窮啊,連兵員軍餉都要限制,可這賞功銀就達到了兩百多萬兩,這還沒有最後平遼呢!「
好吧,能夠一勞永逸地解決建虜,投入再大,也是一次性的。何況,三年平遼變成了一年平遼,朝廷其實還是賺的。
郭大靖卻沒有為皇帝擔心,他的全部心思都放到了平遼的後續作戰上。
現在,他手中有編制不滿的中協、後協、右協、特戰營和朝鮮軍。除了傷亡,再加上駐守虎皮驛的部隊,他手中還有三萬多人馬。
有這樣規模的軍隊,郭大靖並不懼怕建虜,哪怕建虜可能會有與他兵力相當的人馬。掜
根據時間估算,飛騎團應該已經插入敵後,水師所載的前協,也應該出現在了渾河。
哪怕只有一支部隊出現,建虜都不得不分兵對付,不可能傾盡全力來對抗實力最強的中路敵人。
如果建虜瘋了,非要拼光耗盡,或是取他郭大靖的項上人頭。兵力相當的大仗,郭大靖也根本不懼。
要知道,東江軍的兵力越多,火力越猛。因為,各協所攜帶的各種火炮可以集中使用。
…………………
虎皮驛失守的訊息,剛傳到阿濟格手中,還沒急送到瀋陽。坐鎮瀋陽的多爾袞卻接到了令他膽戰心驚,又是解脫了的情報。
撫順遭襲,數萬的東江軍騎兵,已經殺入了瀋陽以北的縱深,大肆破壞燒殺,沿途的村鎮莊稼盡皆被毀。掜
情報是倉促送來的,對於敵人到底有多少人馬,並不是很確定。但至少有一兩萬,是沒有問題的。
「馬上傳諭令,命阿濟格率全軍回返瀋陽。」
「傳令,瀋陽全城戒嚴。」
「傳諭令,所有人員做好隨時出發北遷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