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四章 決戰之前(第3/3頁)
章節報錯
郭大靖見眾將都臉色鄭重,想是聽進去了告戒,便起身站到牆上的地圖旁,指點著開始佈置下一階段的行動。
“我軍圍攻遼陽的兵力至少要四萬,分別由孔將軍的後協、尚將軍的中協、何將軍的新編協、崔將軍的朝鮮友軍來承擔攻城任務。總預備隊是劉將軍的左協。”
“按照目前火炮轟城,以及坑道掘進的速度,預計在五日或六日後進行總攻,爭取一舉破城,全殲守敵。”
孔有德、尚可喜、何可綱、崔孝一和劉興治,都認真地聽著。這將是他們五部的戰鬥,光復遼陽,全殲建虜,也是他們這輩子值得驕傲的功績。
“此次攻城,破城要快,但進攻要緩,充分發揮火炮火槍的優勢,穩步推進,以減少傷亡為要。”
開啟缺口後,以最快的速度攻進城內,使建虜來不及調動兵力堵擊。
可一旦在城內展開戰鬥,東江軍各部便不要急於深入穿插,而是以佛朗機炮和野戰炮為先,輔以迫擊炮,再加上嚴整的戰陣發揮火槍的火力,步步推進,直至全殲敵人。
這與以往的打法略有不同,儘管東江軍攻城掠地的戰鬥並不多,可也有數個戰例可以參照。
在援朝作戰時,東江軍便有過城內戰鬥的經歷。當時沒有那麼強大的火力,主要是靠兵力優勢,與建虜展開混戰。
“破城的方向,不出意外的話,應該是在南面和東面,在總攻之前,攻城部隊要向城南和城東集結,現在的防區交給左協和飛飈團。”
郭大靖走回長桌,拿起茶杯喝了兩口,讓領將們消化一下,思考一下。
半晌,郭大靖才抬頭掃視,開口詢問道:“戰前可能還會有調整,參戰各部先做好準備,城內的地圖會下發,讓部隊熟悉一下。”
既然不是最後的方案,各部將領也就沒什麼問題可說,都點著頭表示聽清楚了。
郭大靖再次走到地圖前,教鞭指向了太子河,對著張燾說道:“水師分為兩部,一部載運物資沿河東進本溪,為東路軍後勤保障。”
張燾用力頜首,認真聽著,想知道東路軍的組成,才能決定派出多少船隻。
“東路軍由飛虎團、飛豹團、飛飈團組成,沿河東進,由本溪向沉陽發起進攻。時間定在總攻遼陽的前一天或前兩天。”
郭大靖告戒眾將要謹慎,不要輕敵,他自己也是在這樣踐行。遼陽未下時,兵力並不充足,分路急取沉陽,顯然是有風險的。
樊化龍的目光閃了一下,既然他率領的飛飈團歸入東路軍,可攻打遼陽時,飛飈團還要接守防區,這似乎有些分身乏術。
但接下來,郭大靖的繼續佈置,解開了樊化龍的疑惑,“東路軍分為兩部,相隔一天,先後出發。飛虎、飛豹在前,飛飈在後。”
“另一路水師載運物資,以及前協將士,作為西路軍,走渾河,向沉陽進發,時間定在總攻遼陽的那一天。”
水師分為兩路,還有不少船隻承擔著從營口、牛莊驛運輸糧彈物資的工作,已經無法再載運兩協的將士。
所以,郭大靖為了保險起見,把前協出發的時間又壓後了一天。
“在攻打遼陽的前一天,特戰營和右協要渡過太子河,在北岸建立穩固的橋頭堡,然後穩步北進。”
兩協將士作為中路,突破太子河,直接吸引並牽制建虜的主力部隊。雖然有點象孤軍深入,但離後續部隊的距離不是很遠,在三五十里左右。
而攻打遼陽的部隊,預計在一天的時間裡能夠解決戰鬥。簡單休整後,便要渡過河,緊隨在兩協身後,向沉陽推進。
這樣的佈置,顯然比之前的設想,要謹慎穩妥。東西兩路人馬,作為奇兵使用,還要看中路推進的情況,再做時間上的調整。
如此一來,建虜想集中兵力攻擊一路,在情報上便要滯後,注意力很可能會被中路的東江軍所吸引。
畢竟,中路人馬是最早發動,也應該是最突前的,對沉陽最有威脅的。
不管是中路,還是東路,都是分為兩部,先後進發,能夠呼應支援,防備建虜集中兵力的突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