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一章 攻遼陽、下瀋陽(第2/3頁)
章節報錯
此時,親兵進到帳內,把兩份飯菜送到毛承祿和李維鸞面前。
行軍打仗,飯菜都比較簡單,即便是軍官,也好得有限。
“來,先吃飯。”郭大靖伸手招呼著,笑道:“邊吃邊說。”
在軍營中,不必來什麼假客氣,什麼招待不周,飯菜不多。能坐在一起吃個飯,主要是氛圍,以及故意表示出來的親近和看重。
毛承祿和李維鸞也不客氣,端碗拿快,大口地吃了起來。
郭大靖一邊吃,一邊詢問著駐防的情況,以及乘船行進和登陸作戰時遇到的一些問題。
毛承祿和李維鸞一一作了回答,都是實踐後才發現的,對於接下來的行動和實戰,能夠進行改進。
飯菜簡單,吃得也快。親兵進來收拾了碗快,又奉上了茶水,這恐怕就只有高階軍官才能享受到的待遇了。
“你們回去好好休息,部隊也輪流監視敵人,好好恢復下體力。”
閒聊了一會兒,郭大靖基本上已經做出了決定,說道:“需要的物資列出清單,儘快補充。不出意外的話,你們可能又要乘船出發,展開行動了。”
毛承祿和李維鸞相視一笑,心裡石頭落地,躬身施禮,告退而去。
能夠成為首批進入沉陽的部隊,比遼陽更有意義,也更有可能青史留名。毛承祿和李維鸞二人就是這麼想的。
各人有各人的心思,郭大靖並不在意,他只是在權衡之後,儘量做出最有利的決定。
遼陽已經被圍困得死死的,也就用不著那麼多的人馬。兵書上的“十則圍之”,並不是金科玉律,還要根據實際情況來掌握。
郭大靖準備在進攻遼陽城的同時,再抽調出北上的人馬,初步確定是三大飛騎團,再加由水師載運的前協和右協。
這就是五萬人馬,已經不是沉陽地區的建虜所能正面抵擋的。
“想從容北竄,做夢吧!”郭大靖露出有些陰狠的冷笑,“倉惶北逃,遺屍滿路還差不多。”
遼陽城內有三萬多建虜,郭大靖準備動用左、中、後、新編協,以及特戰營和朝鮮軍隊,共是五萬多人馬,予以殲滅。
在絕對優勢火力,以及成倍的兵力優勢下,郭大靖保守估計,戰後還能有兩三萬的可戰之兵。
這支人馬稍加休整,便可渡河北上,加入到光復沉陽,乃至整個遼東的收尾之戰中。
先是鉗形攻勢,再是三路出擊,將建虜徹底地趕出遼東,結束這場持續十數年,傷亡過百萬的可惡戰爭。
郭大靖在地圖上審視良久,完善了後續的作戰計劃。現在,只等遼東兵團趕到,便能夠展開行動,給建虜一個大大的“驚喜”了。
敵人期望達到的目標,就要盡力去破壞,去阻撓,這是最基本的戰爭原則。
建虜想用遼陽城牽制住東江軍的進攻,以達到拖延時間,或保住秋收成果,或向北遷民避禍。
郭大靖卻並不把遼陽城當成繼續平遼的阻礙,至少不能牽制住東江軍的全部人馬,這就是兵力雄厚的好處。
“郭帥,雜家早晨便覺得神清氣爽,想必是又有好訊息傳來吧?”方正化打著哈哈,笑容滿面地走了進來。
郭大靖微微一笑,說道:“我軍已經把遼陽圍得水洩不通,建虜已是甕中之鱉,這算不算好訊息?”
方正化連連點頭,眼中帶光,說道:“雜家記得郭帥說過,遼陽之戰便是平遼決戰。現在看來,平遼已是勝券在握,指日可待了。”
郭大靖沉吟了一下,說道:“本帥一直沒說平遼的標準,東江鎮與朝廷的還有所不同。”
哦,方正化露出驚疑之色,以為東江鎮在這緊要關頭又有什麼新要求,迫使朝廷讓步應允。
郭大靖緩緩說道:“朝廷的平遼,應該是光復遼沉,或是將建虜逐出邊牆吧?但對於要在遼東紮根生活的東江鎮軍民來說,長久的安定才是最主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