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憑遼鎮官兵的戰鬥意志,城牆一破,心理也就垮了,根本沒有死戰到底的決心。

“只是憑現在的兵力,攻打遼陽也只能是專攻一面兩面,不可能四面圍攻。”祖澤溥說道:“若是另外兩協人馬在,倒是可以來個甕中捉鱉。”

何可綱搖頭道:“郭帥從來不打算圍攻遼陽,那樣的戰場太小。他要設一張大網,遼陽一戰便將建虜徹底擊垮。”

什麼遼沉決戰,什麼沉陽是後金的國都,其實沉陽是可以排除在外的。只要遼陽光復,沉陽就是東江軍囊中之物,建虜必然不敢再去死守。

換源app, 同時檢視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當然,如果建虜腦子進水,非要把人打光,在沉陽與東江軍再死磕一場,倒正順了郭大靖的意願。

正是基於這樣的考慮,郭大靖才會力爭在遼陽殲滅建虜主力。這樣的話,建虜即使放棄沉陽,也沒有了威脅到遼東的實力。

祖澤溥想了想,若有所悟地點了點頭。實力擺在那兒,東江軍握有戰略主動權,自然是有多種的選擇。

他也想明白了,郭大靖和毛文龍要的不僅是收復失地,更重要的目的卻是消滅建虜的有生力量,使其徹底喪失復起的條件。

“進城看看吧!”郭大靖並不如何熱切,只攻下鞍山驛,一點也不意外,還無法帶給他多大的驚喜。

方正化連連點頭,陪在郭大靖身旁,向著城門行去。

光復鞍山驛,開啟了通往遼陽的大門,這是個好訊息,肯定能讓皇爺龍顏大悅。

況且,皇爺心心念的就是平遼,東江軍提前發動,豈不是更能讓他驚喜?

而作為監軍,上達天聽,並以最快的速度,既是他的職責,也是他得到皇爺信重寵信的資本。

郭大靖騎在馬上,邊向前行,邊微皺眉頭,思索著接下來的行動。

按照原計劃,大軍繼續向遼陽推進,直至城下,再展開進攻。

但從鞍山驛堡的戰鬥中,郭大靖發現遼陽之敵似乎在顧慮著什麼,沒有派出更多的人馬趕來增援。

水師?!建虜也不是傻子,在擔心東江軍的水師載兵突襲遼陽。所以,才不敢調動太多的人馬,導致遼陽空虛。

郭大靖眯了下眼睛,終於想通了其中的關竅。自己把水師作為撒手鐧,建虜也不會忽略。

也就是說,想利用手上的兵力逼迫建虜集兵於遼陽,再由水師直插敵後,斷敵退路的計劃,有些想當然了。

當然,也不是全無希望,只是計劃要進行下改變,或許能達到誘敵的目的,達成自己的計劃。

郭大靖要對付的主要敵人,不是遼陽的守敵,而是建虜所剩的唯一機動兵力,遊離於遼陽外圍的將近兩萬的騎兵。

頭頂一暗,已經進入到了城門洞,前方有著光亮指引,郭大靖等人很快就重新沐浴在陽光下,進入到了城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