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五章 兩帥展望(第3/3頁)
章節報錯
“東江鎮軍民這十數年來受了多少苦,遭了多少難,也該寬鬆一下,享享福了。”
毛文龍的語氣低沉起來,走向大樹下的石桌石凳,緩緩說道:“大靖有宏圖大志,但也不會馬上行動,要休養生息一兩年再說。”
陳繼盛待毛文龍坐下,才在對面落座,說道:“大靖是個穩健的性子,向來是謀定而後動,倒不必擔心他魯莽從事。”
“東江鎮的將來,遼東的未來,就要靠他了。”毛文龍感慨道:“希望能夠長治久安,不會重蹈戰亂的覆轍。”
陳繼盛笑了笑,說道:“這倒是可以放心。遼東蒸蒸日上,是肯定的事情。”
毛文龍搖頭,說道:“遼東未必在他的眼裡,本帥只是希望他縱橫四海時,還能照顧到遼東的袍澤和朋友。”
陳繼盛愣了一下,不解地看著毛文龍,想得到詳細的解釋。
毛文龍卻擺了擺手,稍顯無奈地說道:“這個日後再說,本帥相信他是個重情重義的人。”
毛文龍的擔心不無道理,嘔心瀝血打下的基業,沒有眼光長遠、堅毅不拔的人坐鎮,不排除“興也勃焉,亡也忽焉”的結局。
蒙古諸部的德行,毛文龍清楚得很。你強大的時候依附歸順,你孱弱的時候,他們又會變了副嘴臉。
還有朝廷,對遼東的放任是暫時的。早晚會施加壓力,施展陰謀。沒有一個心智堅定,能力出眾的人領導東江鎮,不排除被分化瓦解的可能。
陳繼盛能夠理解毛文龍的所思所想,儘管不是全部。看歷史上的名臣名將,死後悽慘的比比皆是。
李成梁如何,戚繼光如何,張居正又如何,風光不再,皆是後繼無人。
“大靖會一直帶領東江鎮,保持長盛不衰的。”陳繼盛笑著安慰道:“他才多大年紀,東江鎮至少還有三四十年的發展壯大,真不知道會變成什麼樣子?”
毛文龍笑了起來,感慨道:“三四十年嘛,希望咱們都能看到。”
“肯定能看到。”陳繼盛哈哈笑了起來。
東江鎮的強大,不僅決定了他們的身後譭譽。再放眼長遠,甚至是可能成為他們後代的倚靠。
毛文龍也笑了起來,伸手隨便指了指,說道:“這宅院還不錯吧,花不了多少錢,你也按自己的心意建一座,住得舒服些。”
陳繼盛說道:“最後定居何處還沒定,末將也就不著急。”
“沉陽。”毛文龍理所應當地說道:“作為遼東的政治中心,你肯定要在那裡辦公。希望建虜敗逃時,不致毀壞得太過嚴重。”
陳繼盛看了一眼毛文龍,表面上點頭,內心卻在思索不停。
沉陽是政治中心,這透露出很多意思,意味也很深。正常來說,應該是軍政中心才對。
但毛文龍顯然不是口誤,也就是說,軍事中心很可能不在沉陽。那會在哪呢?遼陽?還是沉陽北面的鐵嶺、開原等地?
天子守國門,難道毛文龍也要效彷,把軍事重心放在北面。這從將要面對的敵人來看,倒也不無可能。
其實,毛文龍還是要坐鎮沉陽,但軍事重心確實在別的地方。
北面的開原、鐵嶺,會駐紮強大的軍隊;廣寧的義州衛,也同樣如此。在一兩年後,還會向北不斷推進。
北方依然是東江鎮的防禦重點,拓土開疆的方向也在北面。
說白了,毛文龍在沉陽是守家,郭大靖則要率部隊向北、向西,打服包括察哈爾部在內的蒙古諸部。
不僅是軍政中心將有調整,兵工製造中心也要北移,有效地利用鞍山的鐵,撫順的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