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四章 奴酋的連續誤判(第2/3頁)
章節報錯
一天後,又付出數百人傷亡的代價,終於退過鴨綠江的建虜,終於面臨著抉擇,是沿原路撤退,還是艱難地繞遠路逃回去。
鎮江堡外的營寨已經被完全燒燬,守軍無一倖存。
收到前鋒送來的情報,阿敏僅存的一絲僥倖也煙消雲散。他看了一眼濟爾哈朗,滿是埋怨的意味。
在他想來,如果不是去解救濟爾哈朗,他是能夠迅速回後增援,興許還能挽救營寨,挽救守軍。
現在,不僅損失了數千精銳,連攜帶的糧草物資也全部化為了灰盡。
這樣的結果,似乎只給了他一個選擇,那就是儘快地從原路返回,突破敵人騎兵的阻擊。
濟爾哈朗無奈地翻了下眼睛,事事不順,就都怨到了自己身上,你說冤不冤?
用力地嚥了口唾沫,濟爾哈朗厚著臉皮開口說道:“兄長,依某之見,可以從原路退回。敵人不過萬騎,我軍與之交戰,頗有勝算。”
不等阿敏說話,濟爾哈朗一口氣把自己的理由說完,“我軍糧草不多,若繞遠返回,恐怕難以支撐。何況,連山關、鳳城,還有我軍的援兵,夾擊之下,敵人難以阻擋。”
三個理由都很充分,濟爾哈朗還特意略去了連山關援軍是阿濟格統率,免得阿敏心生芥蒂。
如果阿濟格真能率軍全力援救,加上鳳城的守軍,在總兵力上已經壓據了絕對優勢,東西夾擊之下,敵人的萬餘騎兵確實不在話下。
要是繞道遠行的話,吃的確實是個大問題。大雪封山,路難許、食難尋,把戰馬都吃光都不夠。要說打獵,這麼多的人馬,能夠幾人食用?
“阿濟格能全力來援?”阿敏冷笑著,故意裝作不屑,但心裡已經傾向於濟爾哈朗的建議。
濟爾哈朗開口詳細分析道:“我軍若損失慘重,對大金亦是重大損失。在東江軍步步緊逼的形勢下,見危不救,誰會做這等短視之事?”
阿敏吐出一口長氣,終於做出了決定。
自遵化大敗後,後金與東江軍的抗衡中,確實處於不利的地位。此番東征,也是為緩解或扭轉形勢,所做的一次冒險和努力。
東進兵團雖然損失很大,但相對於後金現在的總兵力,已經是不可捨棄的力量。多爾袞再想除掉自己,也不會拿這上萬人馬陪葬。
阿敏轉頭吩咐一個軍官,“你帶人把朝鮮人都殺了,本貝勒率軍先行,走北面的那條路。”
“奴才遵命。”建虜軍官咬牙切齒,對於在朝鮮遭到的襲擊是恨之入骨,幾百朝鮮百姓正好渲洩心中的怒火。
糧食本來就不多,又要加快速度行軍,阿敏還留著這些累贅幹什麼。同樣,他也對朝鮮軍隊的英勇抵抗耿耿於懷。
阿敏和濟爾哈朗終於還是因為判斷失誤,帶著一萬多建虜走上了最後的滅亡之路。
在他們前面,是七八千的特戰營,以及飛虎營的全力阻擊;身後,則是追殺而來的上萬聯軍。
而他們所寄託的希望,阿濟格所部卻連鳳城都沒敢過,正在與郭大靖所部展開較量廝殺。
兩次進攻不可謂不勐烈,時間持續得也不可謂不長,但夕陽西下之時,阿濟格只能闇然神傷地退兵回營了。
從鳳城調來的守軍,充當了進攻的主力,自然是因為其中有大量的漢軍。
楯車、弓箭、重甲步兵,建虜使出了他們最擅長的手段,輪番進攻,連八旗兵也投入了戰鬥。
但在守軍鋪天蓋地的炮火下,建虜傷亡慘重,在韌性十足的防禦體系面前,撞得頭破血流。
進展嘛,也不能說一點沒有。但阿濟格心裡清楚,如果不能突破,很快就會化為烏有。
所以,在一天的時間裡,建瞄在上午、下午連續發動了兩次持續時間很長的進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