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二章 騎兵對決(第2/3頁)
章節報錯
兩個受傷落馬的飛騎,強忍著傷痛,拖著染血的身軀,手持馬刀,惡狠狠地逼近過來。
刀光閃耀,猛劈下來,噶布喇徒勞地伸手招架。血肉迸濺,慘叫聲越來越弱,噶布喇血肉模糊地倒在了雪地中。
戰場上,馬蹄聲雜沓,喊殺聲依然激昂。但建虜的數量卻在急劇減少,被打散成一群一群,又被騎兵牆縱橫碾壓。
戰鬥接近了結束,建虜幾乎全軍覆沒,只有少數人三三兩兩地倉惶逃離戰場,數量加起來也不過一百多個。
但他們的結局也基本註定,在飛騎的繼續追殺下,不過是多喘幾口氣罷了。
一匹受傷的戰馬越跑越慢,最後哀鳴著倒了下去,給逐漸平靜的戰場帶來了難言的悲涼。
到處都是倒斃於雪地中的屍體,有人的,有馬的;隨處可見破碎的刀槍和旗幟,以及殷紅的血跡。
戰爭就是如此殘酷,勝利的背後,只有親歷者才知道付出了多少代價,又要承受多少的悲傷。
但勿庸置疑,這也是東江軍將士必須承受,且樂於見到的結果。與建虜是你死我活,不把敵人徹底消滅,動亂和悲哀就不會結束。
建虜的營寨還在燃燒,火焰熾人,已經燒到了寨牆。看來,除了灰燼,不會有什麼繳獲了。
鎮江堡內的守軍也全部開出,用板車拉著傷員和戰死者的遺體,運往城內。鎮江堡還會堅守,等待侵朝的建虜撤退,便躡尾追擊。
為此,劉興祚將留下飛飈營和槍騎兵在堡內,形成步騎炮混合的強大部隊。
而加入這支部隊的人馬,可能還有在朝鮮作戰的劉興治率領的兩個步兵營,以及朝鮮軍隊。
儘管還不清楚入朝建虜會有多大的損失,但滿打滿算,也不過兩萬人馬,卻已經處於兩三倍兵力的東江軍的圍攻之中。
「正面阻擊能夠以少敵多,從背後追擊堵截,卻可能遭到建虜的回身逆襲。」劉興祚向王戰講述著接下來的作戰要領。
「所以,如果兵力不夠充裕,便不要追得太緊,並要沿途設定簡易工事,防備建虜反撲。」
王戰用力點頭,說道:「將軍放心,末將知道分寸,不會貪功行險。」
仗打到這個程度,建虜的滅亡只是時間早晚的事情。沒有了後勤物資,就算能在朝鮮搶掠到一些,也不可能長期支撐。
說白了,只要能成功阻擊建虜,或許不用反攻,建虜就已經被餓垮了。
當然,郭大靖還是希望能夠速戰速決,可這也要看具體的情況,他並沒有硬性地要求下面的將領。
能夠靈活地用兵,而不是按部就搬地執行計劃,對於東江軍將來的發展,是相當重要的一個進步。
平遼之後,也還會有戰爭,郭大靖也不可能每次都親自坐鎮指揮。當然,強敵已滅,也不需要他再親歷親為。
劉興祚對王戰的回答甚為滿意,微笑頜首,說道:「入朝的建虜估計也會很快回撤,打掃完戰場,我軍便要馬上向西轉進。」
王戰思索了一下,說道:「據末將估算,建虜最快也要一天多的時間才能回到遼東。若是人馬疲憊,可在鎮江堡內休息一夜。」
「不必了。」劉興祚笑著擺了擺手,說道:「緩行於路,也不會太過辛苦。」
休息一夜看起來是沒多大問題,但劉興祚卻不想出現任何的意外。
飛騎在此戰中有所損失,再與建虜主力作戰,還是多發揮步兵火槍火炮的優勢,給飛騎減少些傷亡才好。
當然,敵人敗逃後,卻還是飛騎和槍騎的無情追殺,那時候作戰就要輕鬆許多了。
而此時就顯出了鎮江堡的重要性,傷員可以就地安置,糧草馬料可以馬上供給,極大地減輕了飛騎轉進的困難。
雖然說要迅速轉進,可打掃完戰場後,人困馬乏的飛騎還是進行了短暫的休息。將士們吃上馬肉,喝上了熱乎乎的馬肉湯,戰馬也餵了草料。
隨著飛騎營的轉進,鎮江堡外沉寂下來,只有空氣中瀰漫的焦糊味道和餘燼未熄的建虜營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