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這對建虜的影響似乎更大,因為朝鮮軍隊在兵力上佔據著絕對優勢,並有著構築好的陣地。

對於火槍的使用和戰法,朝鮮兵甚至比東江軍還有早。更換了輕重燧發火槍後,戰力也得到了極大的提升。

要說弱點,那就是朝鮮兵的戰鬥意志。特別是近戰肉搏,他們的膽怯恐懼,根本不放在建虜眼中。

其實,現在的朝鮮軍隊依然很孱弱,除了林慶業、崔孝一組建並嚴格訓練的一萬五六千的部隊。

更重要的因素,則在於中下級軍官基本都是在東江軍經過實戰鍛鍊的。他們少有對建虜的恐懼,心中更是充滿了對建虜仇恨。

象張熙俊、金宗敏、李忠傑、洪龍海等人,可都是在丁卯胡亂時組建義兵,英勇抗擊建虜的義兵首領。

一堵用積雪堆起,用樹幹加固的簡單胸牆後,數排火槍兵輪流施射,與建虜的弓箭進行抗衡。

槍彈和箭失在空中飛來射去,不斷有人慘叫著倒下。

雖然雙方傷亡得相差不多,但建虜憑著悍勇,依然依託著樹木,頑強地向前推進,終於衝進了防守陣地,與朝鮮兵展開了近戰廝殺。

張熙俊、金宗敏率領親兵喊殺著,督促士兵衝殺上來,依靠著人數優勢,在陣地上與建虜進行肉搏。

將是兵之膽,二人深知己軍有很多未經戰陣計程車兵,相對於相距較遠的射擊對峙,很可能會被兇悍的建虜所嚇倒,造成混亂和崩潰。

實際情況也正如他們所料,面對突破防守的建虜,看著他們嚎叫亂吼,兇惡猙獰的面孔,不少朝鮮兵被嚇得連連後退。

在這種時刻,在東江軍中鍛鍊過的老兵,以及指揮官身先士卒的表現,挽救了行將崩潰的局面。

“殺,殺,衝啊,殺呀!”

在震耳的喊殺聲中,看到老兵端起刺刀勇勐前衝,新兵後退的腳步停了下來。還有些膽怯和猶豫,但人多膽壯,他們也逐漸加入了戰團。

呯,呯,呯……有經驗的軍官大聲指揮著士兵衝上來,在近在遲尺的距離,向著建虜不斷射擊。

雖然可能誤傷戰友,但這樣的打擊卻是極為有效的。命中率極高,且擊中就等於幹掉了敵人。

李忠傑、洪龍海率領著部隊也衝上來支援,使得衝入陣地的近三百建虜陷入了一打三、一打四的不利境地。

人員密集,完全沒有了騰挪閃避的空間,幾把、十幾把刺刀扎來捅去,再高的武技也沒有了施展的餘地。

再加上不斷有火槍開火,令人防不勝防,建虜越打越少,形勢也越來越是不利。

這有點象攻破城池的景象,用雲梯能攀爬上城的終歸是少數,要以少打多。只要城上守軍不心慌,不混亂,把登城敵人打下去的可能性還是很大的。

在影視劇中,一掄一大片,一掃幹一堆的勐人。在實際的作戰中,幾乎是不可能有的,或者說根本就不存在。

除非是在某些特殊的情況下,比如追殺連頭都不敢回的潰兵,或是戰鬥意志非常薄弱的老弱殘兵。

顯然,目前哪種情形也不是。以人命為代價,衝入防禦陣地的建虜只是在開始給朝鮮兵造成了恐慌,很快就被朝鮮軍官身先士卒的鼓舞所扭轉。

轟!迎面的一槍擊中了牛錄額真的胸口,沉重的鉛彈沒有打穿甲胃,巨大的動能卻全部傳遞到了他的身上。

他踉蹌倒退了兩步,口中噴出鮮血,視線模湖,腿腳發軟,雖勉力支撐,還是無力地單膝跪倒。

幾把刺刀捅了過來,伴著疹人的噗噗聲,他的身上多了幾個窟窿,鮮血迸濺中,他頹然倒了下去,依然大瞪著難以置信的眼睛。

張熙俊臉色白得沒有血色,昏迷著,被親兵抬走,他的一條胳膊齊肘而斷,包紮的白布還滲出斑斑血跡。

金宗敏和李忠傑、洪龍海呼呼喘著粗氣,關切地目送親密的戰友被抬下去,重整人馬,裝填彈藥,出了陣地,向前迂迴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