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殺!”珠克圖發出絕望的嘶吼,持盾揮刀,繼續向前衝。

此時,他已經知道了接下來的命運。只剩下百八十個手下,還在不斷地傷亡,他們已經難逃生天,唯一能做的就是多殺死幾個敵人。

槍聲不斷,從對面、側面、後面射來鉛彈,一篷篷血花在建虜身上綻放,死亡的鐮刀毫不留情地揮舞收割。

僅剩下二十來個建虜衝到了近前,與朝鮮兵廝殺到一起,如同一塊石頭落進水中,激起了一陣漣漪,但很快就消逝,水面又恢復了平靜。

隨著喊殺聲、槍聲的逐漸停息,緊張得握緊拳頭、瞪大眼睛的李矗立,吐出了一口長氣,濃重的白霧迅速在眼前消散,又恢復了他嚴峻的臉龐。

作為在東江軍中鍛鍊時間很長,參戰次數不少的朝鮮將領,在勝利之餘,他也覺察到了朝鮮軍隊與東江軍的差距。

就算建虜衝到近前,東江軍將士也少有潰退敗逃的,一排一排前仆後繼,會與建虜死戰到底。

哪怕前面計程車兵只能抵擋一會兒的時間,也給後面的戰友爭取了填裝彈藥的時間。

這樣的話,等第二排或第三排衝上去的時候,會先射出槍中的子彈,再用刺刀與敵人肉搏廝殺。

顯然,這樣的打法大大減少了傷亡,也加快了敵人的覆滅。

而朝鮮軍隊想要做到,還需要加強訓練,還需要實戰經驗的增長。

不畏懼近戰肉搏是一樣,在喊殺和慘叫聲中,能夠迅速裝填彈藥,更是對心理素質的考驗。

不分敵我地開火射殺,李矗立也是逼不得已。可儘管在訓練中,在戰前,都嚴厲地強調過,可依然有嚇破膽、昏了頭計程車兵去衝撞本軍戰陣。

冷酷,甚至有些殘忍的命令,卻避免了敵人銜尾追殺,以及本陣動搖所帶來的更大損失。

一隻大手伸過來,輕輕拍了拍李矗立的胳臂。轉頭看去,卻是副指揮金礪器,向他投來欽佩的目光,並伸出大拇指,表示了對他指揮的讚揚和認同。

李矗立無奈地苦笑以對,金礪器卻是灑脫一笑,帶著人上前打掃戰場。

以近五千的兵力,圍殲了建虜千人,這絕對是朝鮮軍隊對建虜最出色的戰績。

不管戰損如何,哪怕是一比一、一比二,也足以令李矗立、金礪器等朝鮮將領感到驕傲自豪了。

這得益於朝鮮軍隊的中堅力量,都是在東江軍中訓練,並得到實戰考驗的將領軍官。

當然,武器裝備也是極為關鍵的因素。還有一點,那就是有利的地形地勢,限制了建虜騎兵的縱橫衝鋒。

…………………

轟,轟,轟……此起彼伏的爆炸在建虜群中響起,綻出的火光被一團團黑煙包裹,四射的彈片和火焰,不斷地給建虜造成殺傷和混亂。

杜度拼命控制著戰馬,侍衛們也不顧危險,保護著他向安全地方轉移。

但戰場上哪還有安全,有也是暫時的。陷入前堵後截的建虜,幾乎全部處於東江軍的火箭打擊射程之內。

杜度到底還是大意了,或者是根本就沒預料到在朝鮮會遭到東江軍的圍殲作戰。

沒錯,按照兵力對比,東江軍和朝鮮軍隊加起來只有七千,但卻敢於主動出擊,在龍川以西的狹窄地區,佈下包圍圈。

前方是狹窄的大路,被樹枝、冰雪、石頭、木料堵住,只有兩條只容一人透過的狹窄通道,障礙後是一千嚴陣以待的東江軍。

後路則被三千東江軍和兩千朝鮮軍死死堵住,只剩下一條山路,還有一千東江軍在倚險阻擊。

將近五千建虜被圍困在方圓不足五里的地域內,並遭受到三面的火箭轟擊,戰場上幾乎沒有死角。

劉興治舉著望遠鏡,觀察著建虜的情況,不時向旁邊的傳令兵發出命令。

皮島上原來駐紮的左協兩個營,郭大靖在戰前並未把第三個歸建。但卻增派了六百炮兵,並運去了數千枝火箭,幾十架火箭發射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