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五章 中國通,藏兵備戰(第1/3頁)
章節報錯
半晌後,他略帶揶揄地說道:“林兄這就不厚道了。憑著那首何事悲風秋畫扇,你不是名聲大噪,得到春香樓花魁的青睞,做了入幕之賓啦?”
小林浩一把頭搖得跟拔浪鼓,說道:“什麼入幕之賓,林兄弟想得太,太那個了。盈盈小姐的才情風華,豈是那種庸脂俗粉?在下只是與盈盈小姐談詩論賦,探討人生……”
林天佑又有了翻眼睛的衝動,心說:一首好詞令盈盈聲名大噪,從春香樓花魁,幾乎變成揚州魁首,你不借機佔便宜,那才怪了呢!
青樓號稱銷金窟,特別是名伎,炫耀性的消費,也是吸引客人的廣告,顯示出自己的不菲身價。
而附庸風雅,亦是名伎的招客手段。所以,名伎未必是相貌絕美,但一定要才藝出眾。什麼琴棋書畫,什麼酒令接龍,正對那些酸儒士子的胃口。
身價越高、名聲越大的名伎,就越是愛擺譜,也就是所謂的“賣藝不賣身”。陪你喝個酒,彈上那麼幾曲,聊聊天,沒個百八十兩銀子,都甭想靠上槽。
就這,那些人還趨之若騖,花不上錢,貼不上邊兒,都覺得沒面子,沒品味。
小林浩一在大明胡混了這麼長時間,學會的不多,可這假斯文、要面子卻學得十足。
吹著海風,又是入冬的天氣,你特麼的還搖著扇子,神經病!
林天佑隨便聊了兩句,又不易覺察地站到了另一邊,避開了小林浩一打來的涼風,才開始說到了正題。
“穿衣鏡也就供應咱們三家,家兄和郭將軍的關係,你也知道。你們呢,和郭將軍也交情不淺。咱們聯手,把西夷給擠出去,如何?”
小林浩一眨巴眨巴眼睛,說道:“好倒是好,可郭將軍那邊,未必會同意。畢竟,西夷的火槍火炮,也是他急需的。”
“可以用其它鏡子來補上嘛,咱們少要點。再說,西夷的火器,也是明碼標價,能用銀子買的。”
林天佑倒是挺篤定,笑著說道:“東江鎮的人馬就那麼多,也開始自己打造火器,日後想必也需要的不多。咱們就不同,那可是長久的交易。”
小林浩一沉吟著,終於點了點頭,說道:“要說和郭將軍交情最深的,還是你們林家。這事,也要林兄弟出頭,與郭將軍好好商談。”
“那是自然。”林天佑滿口答應,笑著說道:“鏡子、瓷器都賣得很好,給郭將軍賺了那麼多錢,採購了那麼多物資,怎麼也得給幾分薄面吧?”
小林浩一連忙恭維了幾句,還搖著扇子,瞭望著海面,突然又想起句詩來,緩緩吟誦道:“海到無邊天作岸,山登絕頂我為峰。這般氣魄,大將軍定會喜歡。”
林天佑笑著點頭,說道:“那就恭喜林兄,得大將軍看重,在貴國高升。日後,還請多多關照才是。”
“這話見外了。”小林浩一客氣地說道:“你我精誠合作,不必說什麼關照不關照。”
那穿衣鏡想必也會引起轟動,並得到大將軍的喜愛。小林浩一心裡想著,覺得頗有信心,前途光明。
能進入大明,比較自由地挑選商貨。儘管有林家人陪著,利用的是林家的人脈。但對於倭商來說,小林浩一也自覺是第一個。
與大明直接通商,目前也只有壕境的葡人而已。現在,自己也等於是做到了,不再透過葡人。這就是成績,會令幕府,令大將軍青眼相加。
小林浩一也有自己的理想,不滿足於永遠做一個商人。如果能成為大名,做一方諸侯,那才是他最高的人生追求。
這無可厚菲,誰還沒個理想呢?乞丐還想著當皇帝,想吃油條吃油條,想吃燒餅吃燒餅。
對郭大靖,小林浩一則是越來越刮目相看了。別看遼東戰事未息,但從郭大靖的經歷,以及東江鎮的發展速度來看,小林浩一認為他前途遠大。
俗話說: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在郭大靖剛嶄露頭角時,予以大力的幫助,日後就可能得到豐厚的回報。
對於商人來說,這叫投資,長遠的投資。小林浩一要與國內的商賈相比,眼光也稱不上長遠。
為什麼商人喜歡資助貧寒學子,願意贊助書院之類的機構,就因為讀書是做官的唯一途徑。
但凡有一個兩個學子科舉題名,那商人的投資就能得到長久的回報。就是最簡單的,利用他們的功名坐船,就能免除榷關的商稅。
小林浩一算是發現了,搭上郭大靖的關係,就能發財。林家,葡人,還有自己,都是很好的例子。
至少,在大連、旅順、皮島等地,他的商船有了能自由停靠的港口。這在其他倭商,是不可想象的。
“海到無邊天作岸,山登絕頂我為峰。”小林浩一情不自禁地再念出這兩句他最喜歡的詩句,嗯,是對聯。
腳踏絕頂峰,頂天立地,一覽天下小。端的是好氣魄!能如此傲視天地的人物,豈會是池中之物?
林天佑翻了下眼睛,以看似隨意走動的姿態,遠離了這個比他還有學問的倭人。
………………
“海到無邊天作岸,山登絕頂我為峰。”
毛文龍看著桌上的瓷質筆筒,上有絕峰雲濤之圖,心中誦唸著其上的對聯,微微眯起了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