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林浩一聽到稱呼,先是一愣,接著便是一喜,知道他的想法基本能夠實現。

“舉止言談上,小林先生還要細加琢磨。”郭大靖開了個小玩笑,待小林浩一坐下,溫言說道:“小林先生遠道送來東江鎮急需的物資, 郭某在此深表感謝。”

“微薄之力,郭將軍不必客氣。”小林浩一躬身道:“希望鄙人的小小請求,能得到郭將軍的支援和關照。”

“我和林兄已經商議過,在大連給小林先生留座商棧,你們雙方的換船商貿,也可以在此進行。”郭大靖沉吟了一下, 說道:“瓷器在這邊交易,也很方便。”

“太好了。”小林浩一激動不已, 在大明港口停泊交易,在內地自由行走採買,他可算得是倭國第一人。

當然,自己的漢話還得練,行動舉止也要多學。在大明行走的時候,讓別人看不出絲毫難上難綻。

“我已經告訴內人準備,盡地主之誼,還請諸位移步。”郭大靖熱情相邀,還讓林天生把林婉兒和顧嫣兒一同帶去。

走路也就十來分鐘,郭大靖等人也不坐車騎馬,邊走邊聊,來到了郭家的商棧。

藤野英迎了出來,略微寒喧便帶著兩位小姐進去招待,留下了阿巧,引著三人來到樣品倉庫。

阿巧已經鍛鍊得不錯,口齒流利地給林天生和小林浩一介紹著瓷器。

有用品, 如壺碗杯盤瓶;還有各種擺件,大的一人高,小的只有書本大小。除了日式風格的, 還有或傳統、或新穎的樣式。

郭大靖也饒有興致地看著,很多樣式和圖案都是藤野英接手後燒製的,沒想到她還有些藝術天分,詩詞和配畫搞得很搭。

“二位走馬觀花,看一下就成,想要進貨時再細看細挑。”

郭大靖笑著轉了一圈,催著看得入神、連連讚歎的林家堂兄弟,“請這邊來,那可是寶貝,能看花你們的眼睛。”

瓷器沒有什麼技術含量,不過是郭大靖利用空間內的筆記本上的存檔內容在投機取巧。

他喜歡納蘭容若的纏綿,喜歡某些大氣磅礴的詩句,沒想到竟會派上用場。對他來說,只要是能換錢的,管它什麼流傳千古的名句,並不覺得有什麼可惜。

但鏡子就不同了,在世界上,只有他這裡能製造出銀鏡子。獨家的財源,也確實讓他賺到了巨大的利益,包括林家也是一樣。

國內的代銷權,這是林家的,不會改變。但海外的,並沒有確定歸屬。至少向倭國直接銷售銀鏡,林天生也說不出什麼來。

況且,這條與倭國的商貿海路,也是林家佔了便宜,並不是他們所開拓的。

沉重的庫房門被開啟,與瓷器庫房的看守迥異,可見這裡的重要性。庫房有幾個天窗,不僅很小,還有鐵柵欄,想偷進來,不可能。

進到庫房內,林天生和小林浩一還未適應屋內的光亮。但隨著天窗被開啟,光線反射,光影閃動,立時就讓人眼花繚亂。

大大小小、不同形狀的鏡子分門別類,整齊地擺放在貨架上。都做了木質鑲邊,花紋精緻,還塗刷上了金色、銀色。

即便是已經銷售了不少鏡子的林天生,也不禁睜大了眼睛,嘴裡發出抽冷氣的聲音。

因為,他的目光就停在那幾面穿衣鏡上。橢圓形的大鏡片,鑲著白色、金色的邊,厚重的實木底座與鏡框一色……

這是郭大靖在空間內進行再加工的成品,輥延法雖然能製造出比較大塊的玻璃,但成品率很低,品質也不是很好。

當然,隨著工匠們技藝的熟練,等到能用吹製法夠製造出大塊的玻璃,郭大靖也就不用再勞心費力了。

小林浩一的眼睛也直了,邁上兩步,盯著鏡中自己的形象,嘴唇翕張了幾下,滿臉的震驚,竟一時不知說什麼好。

林天生看了郭大靖一眼,甚是驚詫,也有幾分疑惑。郭大靖卻是淡然一笑,暗中擺了擺手。

“郭將軍,這個——”小林浩一轉過頭,看著郭大靖,充滿熱切地問道:“價錢幾何呀?”

郭大靖沉吟了一下,稍顯無奈地說道:“鎮店之寶,還真沒打算出售。”

轉向林天生,他開口問道:“二哥,你覺得這試衣鏡在江南能賣上什麼價錢?”

林天生想了想,說道:“一尺見方的鏡子最高賣到過千兩以上,這穿衣鏡只按面積的話,至少要五千兩吧!”

郭大靖呵呵一笑,說道:“今年到現在一共才造出這四面,一面要留在店裡作樣品。其它三面便送給二哥、小林先生,還有西夷,看各家的價格高低,再確定以後的銷售物件。”

說是送,但這話說得明白。你賣不上好價錢,以後就別想要貨了。

“郭將軍高義,但如此貴重之物,林某可不敢白收。”

小林浩一立刻就明白了郭大靖的意思,趕忙表示道:“不如就按林兄的估算,某先押五千兩銀子,這是底價,若是賣出的價錢超過五千兩,再補給郭將軍如何?”

五千兩可以啦!

郭大靖點了點頭,說道:“就按小林先生說的辦,如果賣不上五千兩,我這邊退還差價!”

邁步走到標記著梳妝鏡的貨架旁,郭大靖伸手拔弄鏡面,竟然是能夠轉動的。而背面竟是與鏡子形狀重合的瓷片,上面有畫有詩。

“這些詩詞都是適合女子的,既能照著梳妝,又能鑑賞吟誦詩詞,乃是內人的主意。”郭大靖笑著解釋道:“並不是所有鏡子都如此,價錢也自然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