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進入遼南地區的基本上都是從建虜統治區逃出來的剃頭遼人,加起來有十五六萬人。

支撐東江軍擴軍的人口數量,只能說是勉強夠。生產戰鬥兩個重點,還算是能達到平衡。

但今年內地移民數量的大幅增加,以及將從建州解救出來的人口,讓毛文龍也感到了壓力。

要知道,東江鎮能夠靠遼南地區達到糧食的自給自足,不是靠人口,也不是靠耕地,主要是憑藉高產的土豆,耐寒耐旱的黑麥、玉米。

而移民不會只是今年,郭大靖比毛文龍想得還要長遠,對災害的預計還要嚴重得多。為此,已經削減的糧食外購,又重新增加訂單。

就現在遼南三州的的土地,不再收復失地的話,產出也足夠五六十萬人生活。唯獨缺乏的,是勞力,也可以說成是人口。

毛文龍正是認識到了這一點,對於軍隊擴充也持謹慎的態度。要知道,如果不是發行了軍票,東江鎮根本沒有錢財來養這麼多的軍隊。

如果能透過不斷消耗建虜的實力,來減少兵員,從而增加生產的勞力,自然是最好的減輕壓力的措施。

孔有德對此不是很瞭解,對於擴充,他有他的想法。那就是最好不增加新的建制協,而是為每協增加兵力。

現在一協馬步騎加在一起,差不多是一萬兩千人。如果增加到一萬五千人,就多出了一個步兵營。

兵力的增加,意味著他們手中權力的擴大,自然是心中願意的。

而且,五協五個指揮官,地位只是在毛文龍和郭大靖,以及專管政務的陳繼盛之下。

如果再多出一個協,意味著與他們地位相當的高階軍官,就又多出了一個。

其實,孔有德的想法,與郭大靖的擴軍原則也差不多。既然是以老帶新,以老底子部隊為基礎的擴軍,比重新建制要快得多,效果也要更好。

“大帥。”孔有德聽到馬蹄聲急促,回頭一看,趕忙提醒道:“有急信,可能是郭帥那邊的好訊息。”

毛文龍聞聲轉頭,臉上現出期待的神色。

………………

毛文龍註定要有個小失望,信使送來的急報是從通化走水路撤退的部隊,所呈上的郭大靖的簡報。

而此時的郭大靖,剛剛率部隊進入了餘盡未熄的鴉鶻關。

薩爾泰率殘部從山嵴的關城逃竄,避免了被全殲的命運,但已經傷亡了近兩千兵力,只有數百人逃出了生天。

消滅敵有生力量,這是郭大靖的宗旨,也將其灌輸給東江軍將領。一城一地,能守則守,不能則棄,只要不是能影響戰局的。

劉興祚和劉奇士的飛騎痛快地追殺了一陣,在遇到濟爾哈朗預留的一千建虜堵路阻擊後,便撤了回來。

縱橫衝殺是飛騎所長,攻堅拔寨則是槍騎的工作。建虜已經傷亡慘重,再無反撲之力,他們的斬獲也足夠豐厚。

建虜的倉惶敗退,使得滯留在戰場上的建虜遭到了滅頂之災。

不管是騎兵,還是落馬的,抑或是傷兵,都沒有了活命的希望,這使得兩軍的傷亡比,驟然拉大。

“關城雖險要,但過於單薄了。”郭大靖在眾將的陪同下,登上了關城,瞭望著,觀察著,搖著頭說道:“如果是三道關形成更緊密的體系,倒還能長期堅守。”

劉興祚對遼東的情況比較熟悉,開口說道:“自李成梁放棄先後放棄寬甸六堡和孤山六堡後,這裡便為建奴所踞。遼東軍力薄弱,建虜只要集中力量,在薩爾滸抵擋遼沉方向的進攻即可。”

沉陽、撫順、薩爾滸;遼陽、本溪、鴉鶻關。這本來是控制住建州的兩條戰線,能令建奴不得不兩處防禦。

可惜,李成梁的私心,養寇自重的愚蠢,終於是給了建奴坐大的機會。

而李成梁培養出來,能保證他李家永鎮遼東的各個軍頭,也腐敗墮落,再也難以控制住出柙的勐虎。

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只想著安穩守成,總歸是要在時代大潮中敗落。

郭大靖心中感慨,伸手指著西面,說道:“那邊是本溪,有數千建虜駐守吧?”